3D打印離我們多遠?“打”出美國未來
2013年2月28日,瑞士盧塞恩,一家3D打印技術公司的經理正等候打印一個雕塑。
3D打印,離我們有多遠?
2013年賀歲檔,成龍主演的影片《十二生肖》中,就借助3D打印技術復制了圓明園被盜竊的獸首。
2013年5月9日,英國兩名記者的舉動則引發了全球范圍對3D打印技術的關注。他們攜帶了一把由3D打印機制作出來的真槍,結果通過了復雜的安檢,在周末繁忙時段,登上了以安全聞名的“歐洲之星”列車。
在美國,一些民間牛人就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諸如“AR—15”來復槍等槍支。美國“槍支擁有者”組織的執行董事拉里·普拉特指出:很明顯,“這已成了一個噩夢”。一旦3D打印技術成熟起來,任何控槍法案都將面臨新的挑戰。
不過,美國業界人士指出,奧巴馬視3D打印技術為美國引領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領頭羊”,開創美國的新未來。
5月9日的傍晚時分,往返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的“歐洲之星”列車處在高峰運行階段。
“歐洲之星”列車的安檢嚴格程度堪比機場。乘客需要通過海關安檢、人工查票、金屬探測門檢查等一系列安檢措施后才能登上列車。不過,這一天,有兩個年輕人帶著由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特殊產品來到了列車站。
打印槍支拆散攜帶
5月9日下午5時31分,他們從倫敦圣潘特羅斯列車站出發,準備前往法國巴黎。他們買的是“歐洲之星”普通艙車票。兩個人首先面對的是英國海關工作人員。兩人將隨身攜帶的行李、金屬物品,包括手表和零錢都放到了塑料筐里,通過了安檢機器。隨后,兩人分別通過了金屬探測門。在登上列車之前,兩人還順利通過了法國警方的護照檢查。
在整個安檢過程中,無論是海關工作人員、警察還是各種金屬探測器均未發現,兩人隨身攜帶了真手槍。
這兩人是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他們利用網上下載的3D模型圖紙和一臺價值1700英鎊的3D打印機,用不到36小時打印出一把0.38毫米口徑的塑料手槍。該手槍由16個部分組成,除金屬撞針外,都是由塑料制成。
從法律和安全角度考慮,兩名記者并沒有攜帶子彈乘車,而是將槍分成了三部分藏在身上,撞針則和手表等金屬物品一同通過了安檢。
成功登上列車后,兩人在洗手間內,只耗費30秒時間就將整把手槍組裝完畢。
3D打印槍支圖紙網上下載
兩名記者特意安排的旅程引發了外界的討論。
有媒體指出,這種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來的槍支是對國際安檢的嚴重挑戰。
英國前安全部長艾倫·韋斯特表示,現在是時候重新估計對這種“極度危險”的武器的更嚴格安檢行動。在其看來,3D打印技術制造的手槍能夠欺騙安檢并不令人驚訝,“與其詬病3D打印技術,不如解決安檢問題有效”。
兩名英國記者下載的3D打印槍支的圖紙是由美國得州大學法學院學生科迪·威爾森設計的。
今年5月初,威爾森和朋友成功地用一臺二手3D打印機打印出了全球第一支3D手槍。該手槍曾在電子商務網站“eBay”上拍出了約8000美元的價格。不過,當這家3D打印機公司得知科迪·威爾森用其3D打印機制造槍支時,立即終止了與科迪·威爾森的合作協議。
業界盼3D打印為民造福
面對讓人欣喜,同時又會引發擔憂的3D打印技術,歐洲刑警組織網絡犯罪中心負責人維多利亞·貝恩斯的觀點是“3D打印技術進入人類生活的速度比我們預計得要快很多。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比科技發展做的更快一步,同時也要比犯罪分子走得更快一步。”
Stratasys公司堪稱美國兩大3D打印機制造商之一。該公司亞太與日本地區總經理喬納森·嘉格隆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3D打印技術被應用于打印真槍的行為是對世人的一個預警,而兩名英國記者的行為更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然而,在新興科技面前,人類不能“因噎廢食”。
喬納森·嘉格隆的建議是:政府應積極介入3D打印行業,并出臺相應政策,對其進行監管。喬納森·嘉格隆表示:“我們十分渴望我們的技術(3D打印技術)能被用在造福人類的事業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