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打"進上?萍脊 特制"醉酒鏡"可模擬酒駕感覺
上?萍脊澒灿5款不同型號的3D打印機首次亮相展示,為市民近距離接觸最新科技創造機會。(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高清組圖)
東方網記者裘穎瓊、曹磊5月19日報道:戴上特制的“醉酒鏡”,親身體驗酒駕的危險;設計喜愛物品的三維數據,輸送到3D打印機后即可逐層“打印”出屬于自己的創意產品……今天上午,“201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萍脊潌觾x式”在2062新能源主題公園舉行,一場充滿互動樂趣的科普嘉年華如火如荼開展。
市民可免費體驗3D打印
如今,3D打印不但可以用于人造器官、無人機這樣的尖端制造項目,還逐漸進入日常生活,甚至能打印出各種生活用品。在今年的科技節上,共有5款不同型號的3D打印機首次亮相展示,為市民近距離接觸最新科技創造機會。
在5款產品中,4款為國產,1款為進口打印機。東方網記者看到,在展會現場,該款從美國進口的3D打印機正在演示逐層“打印”一只茶壺。據一旁的工作人員介紹,傳統制造業制造物品往往是用減法,就是把一些材料通過截斷、裁剪、打磨等方法來獲得制造物品所需的尺寸,制造的過程中免不了浪費原材料,還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然而,3D打印物品則做的是加法,就是將粉末、液體、片狀等細碎材料逐層堆積成一個物品,就好像一層層打印上去一樣。因此,3D打印又被專業人士稱為“增材制造”,其優點是不僅可以一次成形,而且誤差極小。據悉,該款進口打印機目前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價值50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今年主辦方還特別準備了一些材料,供給參觀者屆時親自體驗創造的樂趣。參觀者只要將創意的想法,應用計算機軟件,設計出三維數據,然后把數據輸送到特定的快速成型設備,就能逐層“打印”出產品,形象地展現一件件屬于自己靈感閃爍的創意作品來。
民防科普教育搭載三維虛擬技術
在真實生活中,民防預警實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在今年科技節上,一套以民防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民防虛擬實境互動體驗系統在室內展區亮相,首次嘗試將三維虛擬技術運用于民防科普教育。
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展項由一副特制的交互式眼鏡和一個四面均為屏幕的立體空間組成,配合投影設備和軟件內容的支撐提供參與者身臨其境的交互式體驗。進入體驗區域,如何分辨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遇到空襲時要怎樣選擇正確的躲避點、警報響起時在校師生應當怎樣應對等等問題被設計在互動體驗的內容中,參與者只需通過肢體動作或者選擇按鈕,便可以輕松掌握民防知識。
相較于傳統民防預警實訓,虛擬實境互動體驗系統則通過三維虛擬技術真實模擬民防演習中一些危險性高和大范圍疏散的狀況,并可在系統中進行多次重復體驗。市民只需帶上一副特制眼鏡,便能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據組委會透露,這套用于民防科普教育的三維虛擬技術全套設備在完成科技節的現場展示之后,將被安置于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館,全年免費向市民開放。
特制“醉酒鏡”體驗酒駕“目眩”感覺
在上海公安博物館展臺,一款能給人帶來醉酒駕車感受的特制“醉酒鏡”,也讓不少參展者躍躍欲試。
記者親自帶上該款“醉酒鏡”后,在一條有多個障礙物的道路上向前行進,盡管記者走得緩慢而又小心翼翼,然而卻總是到處碰壁。多走幾步,還會產生暈眩的感受。據參展方介紹,這種體驗就是為了讓酒駕者獲悉,酒駕后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駕駛者的視力會暫時受損,視像不穩,辨色能力下降。
而科學研究發現,駕駛員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開車,發現前方有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剎車的動作中間的反應時間為0.75秒,飲酒后尚能駕車的情況下,反應要減慢2至3倍,同速行駛下的制動距離也要相應延長,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
東方網記者今天從科技節組委會得到消息,自5月13日201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萍脊澒俜骄W站開通的第一天,網上預約就達6000多人,雙休日的網上門票預定名額在一天之內被搶訂一空,僅余少量現場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