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真能打印一個“我”?
打印機能做什么?打印一份文件、一本畫冊,這些自然不在話下。然而有一種打印機卻能“克隆”出一個與你分毫不差的臉龐,甚至能“打印”出一架飛機,一幢樓宇……
這并非癡人說夢,從即日起到5月26日,由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科協承辦的成都市2013年科技活動周“科技服務生活大游園”,將在東郊記憶刮起科技旋風。
昨日,我市首部科普“微電影”《成都人 創新城》三部曲在東郊記憶“首映”,這些電影講述了成都人的創新事,將通過成都電視臺及“優酷”等平臺發布。
神奇的3D打印機
“克隆”與真人面部相同的面具
在好萊塢大片《碟中諜4》中,有一個片段讓觀眾嗟嘆:在一臺連接電腦的機器前,“阿湯哥”面部數據經過掃描進入電腦,很快,這臺看似平凡無奇的“快速成型機”就在幾分鐘內“克隆”出與真人面部相同的3D人臉面具。
這樣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并非只存在于科幻劇情里,昨日,在“科技服務生活大游園”活動現場,這個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之一的3D打印技術(又稱三維打印技術)及其“打印”出的成品,首次進入蓉城市民們視線中。
“這個立體的太陽神鳥圖座當真是‘打印’出來的?太不可思議了!”昨日,在大游園的3D打印展品區,科技迷拿著一個高約8厘米的太陽神鳥立體圖座驚嘆,大家對打印機的認知被徹底顛覆了。
“打印機打出來的,怎么不是紙,而是一個真正的模型?”參展的企業技術人員向大家解釋,“因為這是3D打印機,所以它打印出來的是可以觸摸的、立體的實體物品,而不是一張平面的紙。”
“首先,咱們得建模。簡而言之,就是先把一個物體的立體數據輸入電腦,然后一層一層地將立體物品打印出來。”技術人員演示著操作過程,盡管聽來簡單,可實際上,真正把3D打印從科學概念變為可實際運用的技術,整整歷經了2個世紀。
探秘3D打印機
使用的“墨水”可不一般
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打印機有著怎樣的奧秘?原來,打印機使用的“墨水”不一般。當3D打印機開始“噴墨”時,打印機噴頭會將一層液體感光樹脂噴涂在鑄模盤上,在紫外線的處理下,液體感光樹脂開始凝固,然后像砌房子一樣,一層層開始堆疊,如同掃描,最終形成立體實物。據了解,目前3D打印機的“墨水”除了液體的,還有粉末狀、絲狀的。
“在專業領域,3D打印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快速成型技術’。”只要你建好模型數據,就可以根據數據,打印出不同形態的固體實物。“除了好玩,最厲害的就是可為人類健康效勞。” 技術人員拓寬著3D打印機的應用范圍,醫療行業便是經常用到它的領域,外科醫生可以采用這項技術制作出病人需要進行手術部位的實體模型,這在國外已有案例,醫生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患者的下顎骨。據了解,目前,3D打印技術已在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里成功應用,并服務于寧江機床、遠景數控機床等多家蓉企。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