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件可由3D打印機打出
重慶科技周的主會場,你可看到智能機器人搬啤酒瓶;而超市智能購物車則將自動跟隨你,并提供商品導購、自主結賬等服務;在這里你可體驗裸眼3D視頻、電影和游戲等;而3D打印技術展,則可現場設計樣件并讓市民親身體驗3D打印技術的奇妙;在航模互動游戲中,你還可模擬操縱飛機模型。
被網友稱作“史上最舒適蝸居”也將在主會場上與市民見面,7平方米的“極限住居”設計精巧,廚房、衛生間、客廳等一應俱全。
在活動周期間,重慶科技館將上演《低碳生活的秘密》、《與機器人共舞》等5部科普劇,上映《太空垃圾》、《史前歷險》等6部科普電影,以及地溝油變肥皂等系列科普互動小實驗。
如果你對科研感興趣,不妨去13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看看。像三軍醫大的“軌道生物撞擊實驗室”將組織滑軌實驗,講解交通事故中的受傷機理。
工作人員展示3D打印機打印出的汽車變速箱外殼。
3D打印機最近很火,但3D打印機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東西?利用3D打印機究竟能做些什么?昨日,我們來到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的重慶市光學機械研究所,揭秘3D打印機真身。
3D打印機1999年就在用了
對于3D打印機,重慶市光學機械研究所朱飛所長說,“其實市科委早在1999年就從新加坡引進了。”只是在那個時候,它叫快速成型機,“技術也是叫快速成型技術。”
我市的首臺3D打印機,主要是用于摩托車制造企業。朱飛說,說設計一臺摩托車,要使圖紙成為樣品,要么人工敲制,要么開模具,但如果改一次就開一次模具,“那成本就非常高。而如果用3D打印機的話,相對就會便宜。”朱飛說,“比如說要制造一個樣品,開模具需要10萬元,用3D打印就只需幾百上千元。”
這也是之后為什么摩托車會從幾個月才推出新型號,轉變到一個月可以推出好幾款。
3D打印機是怎樣打印的?
看起來很科幻的3D打印技術是怎樣工作的?朱飛解釋:“很簡單,就是一層一層堆出來的。以一個塑料蘋果為例,3D打印機打印時,就是先鋪一層粉末,再鋪一層膠水,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的堆積出來。”相當于一片一片的蘋果片堆積成一個完整的蘋果。
根據使用的材料和技術不同,3D打印現在有4種方式。分別是激光燒結、膠粘、擠絲和光固化。“激光燒結是把材料一層層用激光融化;膠粘就是鋪一層材料再鋪一層膠,一層層粘起來;擠絲則是擠出一絲一絲的東西堆積成立體的物體;光固化是將液體的東西通過紫外線照射,照射的地方固化成需要‘打印’的物體。”
概念車多是“打印”出來的
目前,3D打印多運用在工業方面,比如說汽車的概念車。朱飛舉例說打印一臺摩托車樣品需要一周,而一輛汽車(主要是打印外殼和內飾件),“時間就看你用多少臺打印機了。”
在重慶市光學機械研究所內,我們就看到了正在作業的3D打印機,寬約3米的龐然大物,在電腦的操作下,一層層地打印著一個零部件,電腦顯示屏上標明,打印這個零件需要952層,耗時24小時9分17秒左右。
那是不是意味著,以后我們的家具也可打印。朱飛說理論上可行,“但由于材料限制,目前還不太現實。”
打印出來的骨頭可植入體內
3D打印還在美容及醫療方面起了極大的作用。“比如說要做一個隆鼻手術,我們就可以先用CT掃描,根據客戶需求,在電腦上制作數據模型,再打印出隆鼻后真實的面部,隆鼻時就可以按這樣的一個填充量手術。”
朱飛說,開顱手術等也可用3D打印機打印出模型后,在模型上先進行手術。“打印出來的模型和設計(數據模型)精度誤差在0.1毫米左右。”
目前,光學機械研究所還在和三軍醫大合作,進行骨架的打印。它通過CT掃描你的骨骼數據后,幫你還原一個骨骼數據模型,用3D打印機打印一個中空的骨骼模型,再植入活性材料進這個模型骨架,將這個模型骨架植入體內后,慢慢會生長成你的骨頭。
“打印只能實現結構性功能,比如說骨骼,但像腎臟這些還具有其他功能性的還不行,因為還沒有哪種材料可以滿足腎臟的排毒等功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