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印”出吹得響的哨子
溫州網訊 打印機能做什么?打印一份文件、一本畫冊,這些自然不在話下。然而有一種打印機卻能“克隆”出一個與你分毫不差的臉龐,甚至能“打印”出一架飛機,一幢樓宇……這并非癡人說夢,今天上午在溫州大學舉辦的數字化產品設計暨云視頻計算高端論壇上,長江學者、國際上知名的3D設計軟件創始人之一葉修梓教授給在座的人刮起科技一陣旋風。
打出來的不是紙是模型
在好萊塢大片《碟中諜4》中,有一個片段讓觀眾嗟嘆:在一臺連接電腦的機器前,“阿湯哥”面部數據經過掃描進入電腦,很快,這臺看似平凡無奇的“快速成型機”就在幾分鐘內“克隆”出與真人面部相同的3D人臉面具。
這樣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并非只存在于科幻劇情里,在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創新設計與智能計算”實驗室,這樣“神奇”的事就已然在上演。
“這個吹得響的哨子當真是‘打印’出來的?太不可思議了!”在實驗室的3D打印展品區,大家對打印機的認知被徹底顛覆了,打印機打出來的,怎么不是紙?實驗室的人員向大家解釋,“因為這是3D打印機,所以它打印出來的是可以觸摸的、立體的實體物品。”
使用的“墨水”不一般
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打印機有著怎樣的奧秘?原來,打印機使用的“墨水”不一般。當3D打印機開始“噴墨”時,打印機噴頭會將一層液體感光樹脂噴涂在鑄模盤上,在紫外線的處理下,液體感光樹脂開始凝固,然后像砌房子一樣,一層層開始堆疊,如同掃描,最終形成立體實物。據了解,目前3D打印機的“墨水”除了樹脂,還有粉末狀、絲狀的材料,隨著技術不斷創新,未來可打印更多材料的物品。
葉修梓說,如今醫療診斷也應用3D打印機,外科醫生可采用這項技術制作出病人手術部位的實體模型,這在國外已有案例,醫生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患者的下顎骨。
企業紛紛伸出“橄欖枝”
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受到了包括德力西企業在內的不少溫州企業的關注,在論壇上,天正集團、星際控股集團和華儀集團的代表都前來表達合作意向,而在杭州的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采用葉教授的新技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