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穎:3D打印技術應科學布局規劃 避免一哄而上
太湖文化論壇名譽主席張梅穎29日表示,對于3D打印技術要科學規劃布局,避免在發展初期一哄而上,形成惡性競爭,防止3D打印技術重蹈光伏行業的覆轍。
張梅穎是在29日至31日于北京舉行的“2013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她說,從國際國內3D打印行業的現狀來看,小而散是行業普遍現象,應加強資源整合,集群發展。同時,3D打印技術的發展也要與傳統產業相結合。
當前,3D打印技術最大的難題是市場運用,3D打印技術只有在產業化過程中得到廣泛運用,才能進一步成熟和完善。我國傳統產業很強,比如鋼鐵產業世界第一,但產能過剩與高端品種不足并存,而3D打印技術最大的優勢是滿足個性化需求和產品高端開發,以有利于摒棄以量取勝造成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惡化的傳統產業模式。
她說,3D打印在文化創意、生物醫學、工業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當前,一方面要積極主動與傳統產業結合,開發出適合傳統產業所需要的技術和產品,幫助傳統產業改進生產工藝。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教育和科技普及力度,讓社會各界對3D打印技術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和把握。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表示,要突破和掌握3D打印的核心和關鍵技術,實現3D打印全產業鏈的自主創新,防止和避免淪為并鎖定在產業鏈的低端,成為廉價勞動和加工制造基地。做好以上工作,需發揮行業優勢,要研發、設計、制造、用戶相結合,形成產業聯盟,打造并且完善產業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徐志磊說,除了產業聯盟,我們的大學、研究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光源、材料、制造零部件的3D打印設備,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據介紹,目前,國內從事3D打印技術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全國不足百家。2012年,全球3D打印技術行業實現產值不足30億美元。
據悉,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自去年10月15日成立以來,在南京等城市集中優勢資源,建設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將從事3D打印研發的科研單位和企業整合起來,形成通過行業抱團發展的模式。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