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一顆假牙牙科診所只要配上3D打印機就好
3D打印房子、打印比基尼,甚至打印F1賽車……近年來,3D打印成了超前科技的代言詞,迅速火遍全球,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甚至認為它將“與其他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但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你可能認為3D打印:“這東西很酷,但能干什么呢?”
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的王紅梅說,別以為3D打印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有可能是你手上的一部手機,家里的一個花瓶或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甚至是定制的鞋子、巧克力都能打印出來。
將立體人裝進水晶里
在位于蕭山區的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覽室,記者看到各種各樣的三維打印作品。大的有汽車零件,電器設備、小的有假牙、鞋子、鼠標等。
王紅梅說,3D打印技術已經成功運用于眾多行業,如汽車制造、航空航天、模具制造、電子電器、消費品、牙科、骨科、文物古建、雕刻、建筑、能源、科研、職業教育等。
“老百姓當前見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水晶內雕的3D打印了。”王紅梅說,像立體的人物,花鳥等,經過10來分鐘的打印,就能完整地被“裝”進水晶內,這是3D打印最簡單的應用之一。
一位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給我們演示了這個過程。工作人員先用3D相機拍攝下現場一位女孩的照片,然后經過電腦軟件稍加處理,把水晶塊放入激光3D打印機中,啟動打印程序,打印機閃爍出綠色的光開始打印,不到5分鐘,一個逼真、立體、微縮版的人像,就出現在水晶塊的內部了。無論從水晶的哪一個角度看,都是立體的,就像人被裝進了里面一樣。
“這個只是最基礎的應用,主要用在3D照相館、風景區等地。”工作人員說,他們還有一種三維打印機,可以打印出彩色的立體人和樹脂立體人像。
精確再現千年文物的滄桑面貌
除了生活用品,在文物、生物、物理、醫療領域,3D打印也有著不俗的表現。其中,文物和高端藝術衍生品是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方向之一。
在公司的展覽室,以一件唐代白瓷兔為原型的文物,被打印出了多個版:有粉青瓷兔、哥窯瓷兔、梅子瓷兔等,形狀一模一樣,材質和大小卻各不相同。
王紅梅說,3D打印應用于文物和高端藝術衍生品上,有很大的優勢。她打了個比方,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辦方欲展示國寶文物“大漢十六品”,但石像體重面大,搬運過程會損壞文物,主辦方一籌莫展時,先臨三維輕松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我們對‘大漢十六品’石像進行無損害、不接觸的三維掃描,生成數字模型,精度可達到0.01毫米,然后用3D打印出來,再用大型古法琉璃工藝燒成型。”先臨三維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三維數據輸入3D打印機后,激光燒到的地方就凝固成型,最后打印出“大漢十六品”樹脂原模,是有史以來對這些雕像最逼真的復制,再現了這些千年文物的滄桑面貌。
“按照傳統的工藝來復制這石像,大概需要40天左右,而使用3D打印技術只要10天就可以完成。”
醫療行業也是3D打印技術的重點應用領域。在先臨三維記者看到了多個用3D打印機制作的頭骨、脊椎、假牙等產品。據了解,目前3D打印的牙齒、骨骼,以及一些特殊醫療器械已經投入使用。拿牙科來說,傳統的假牙冠制作須經過多個程序,患者要跑好幾趟醫院,但借由3D打印技術,患者到牙科進行掃描后,就可以制成模型,打印出義齒。
3D打印行業近幾年將呈幾何式發展
目前國內3D打印企業,所用的打印設備大多來自歐美等國,雖然已經有國內企業和高校能夠自主制造3D打印設備,但規模普遍較小。
杭州先臨三維作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3D打印公司之一。其選擇的方法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開發設備,一條腿做服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生產銷售自己的設備。國外公司成功研發一臺尖端工業級3D打印機也要好多年,這是一點一滴經驗積累的過程,我們正在往這方面努力。”王紅梅表示,“3D打印行業未來幾年將進入幾何增長期,公司今年產值預計有1個億,明年估計也會快速增長。”
先臨三維設置有專業的三維掃描服務團隊、三維數據處理、3D打印快速成型服務團隊,可以為客戶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這一行業正在快速發展,預計到2015年3D打印全球直接年產值會達到75億美元,國內的話估計是幾十億人民幣,到對其他行業的帶動作用可能達到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王紅梅說,“隨著3D打印成本的下降與技術的成熟,會有更多的客戶愿意使用3D打印技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