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只用石子和繩子成功3D打印出巨大雕塑
一般來說,我們印象中的建筑物往往是一個永久性的,或者是希望它能夠盡可能地永久存在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將諸如混凝土、鋼筋等材料用于建筑的原因。所以,當您聽到像“臨時性混凝土結構”這樣的詞會不會感覺到有點怪異或者自相矛盾?但是,來自美國和德國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弄出了這么一個很少人能夠想到的東西——“可逆混凝土”。這個項目的研究團隊是由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的 Gramazio Kohler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自組裝實驗室組成的。
根據(jù)其研究成果,該研究團隊在今年的芝加哥建筑雙年展上展示了他們的一個作品——“石子打印品(Rock Print)”,這是一個有3英尺高的雕塑,它完全是用一堆碎石子和繩子構成的,沒有使用任何粘合劑!您可能很好奇它是如何制造出來的。據(jù)研究人員介紹,它是使用了一種被稱為“jamming(意為堵塞)”的原理,指的是某些材料(比如石子)被緊密包扎,不用容器也能呈現(xiàn)一種形狀。而在這個案例中,研究人員使用的“石子”并不是普通的巖石,它是把玻璃粉碎,并與某些添加劑混合在一起加熱至其擴展成一種類似泡沫的集料制成的。據(jù)中國3D打印網(wǎng)了解,這種材料是由瑞士公司Misapor發(fā)明的,它實際上是一種輕質的、可自保溫的混凝土。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使用的另外一種材料就是簡單普通的繩子。
為了打造這個雕塑,研究團隊首先做了一個大大的方框來逐層堆積石子,而每一層石子被鋪上之后,有一個巨大的3D打印機會在上面用繩子鋪設某種圖案,而這些圖案是由一個復雜的算法設定的。如此重復操作,一直將石子堆到框架的頂部,然后研究人員拆除框架,奇跡發(fā)生了!一個巨大的三足塑像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據(jù)了解,這座雕像足足使用了5英里長的繩子。有視頻有真相,下面的視頻為我們清晰地展示了這個神奇的過程:
如果您想更為詳細地了解關于“jamming”技術的一些細節(jié)信息,可以點擊:http://www.physics.emory.edu/faculty/weeks//lab/papers/reichh-prl05j.pdf。但本質上,這些石子是靠自己的壓縮產(chǎn)生的力結合在一起的。科學家們稱,這個“石子打印件”能夠承受巨大的力量,但又很容易拆卸組裝,因此被稱為“可逆的混凝土”。研究人員稱,這種材料相當環(huán)保,當建筑對象廢棄之后,只需打開繩子,就可以回收石子,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再次使用,一點也不浪費。
“目前我們還需要進行很多跨學科的研究才能充分理解并將數(shù)字制造原理用于大型建筑對象。”Gramazio Kohler Research的Matthias Kohler教授稱:“但在這個領域進行了10年的密集研究之后,我相信這種全新的概念不僅會產(chǎn)生令人興奮的建筑項目,而且會對我們的建筑文化產(chǎn)生革命性的影響。”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