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與生產的全能選手,華曙高科緊湊型多場景金屬設備FS191M
隨著增材制造技術的進步和成熟,越來越多的國內高校開設了增材制造專業,引進了增材制造設備,開展增材制造技術的教育和研究探索。對于科研用戶來說,非常期待一款開源、占地面積小、開機成本低、同時能夠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功能選配和定制的設備。而對于產業化工業用戶來說,則需要一款小型設備,用于降低材料開發和工藝驗證的使用成本。
華曙高科金屬增材制造系統家族新成員——緊湊型、多場景金屬增材制造系統FS191M正是為這兩類應用而生。該款金屬增材制造設備具有身材小巧,集眾多前沿技術于一身的顯著特點,可提供成形小平臺、少支撐、熔池監測等的選配模塊,并可根據用戶需求定制高溫小平臺、粉面平整度檢測、長效循環過濾系統、手套箱等功能模塊,是科研、工業生產類用戶的全能型增材制造系統。

小身材 多場景
對于科研實驗室來說,占地空間小,精致且可靠的裝備無疑具備吸引力。FS191M外形尺寸1116×845×2005mm,主機占地面積不到1m²(相當于一臺雙門冰箱占地面積),節約實驗場所用地,適用工業及高校大部分客梯尺寸,且配置福馬輪,既無需使用叉車運輸,到位后還可固定定位和調平。整機采用模塊化設計,提升維護保養便利性,非常適合科研、工藝材料研發等應用需求場景。

多樣化選配
FS191M設備采用功能模塊化設計,為研發和工業制造用戶提供多樣化選配功能——
成形小平臺:
用戶可選配尺寸為φ78mm×80mm成形小平臺,測試和開發新合金配方或探索加工昂貴稀有的材料工藝,可幫助用戶節約粉末使用量,有效降低開發和工藝驗證成本。

少支撐技術:
基于華曙自研控制卡及控制算法,華曙高科自研少支撐打印技術,采用自適應智能掃描策略,精準控制能量輸入和零件局部熱量,在保證零件致密性的前提下,最小可實現10°角度少支撐打印,倒圓錐結構可實現15°少支撐打印,可節省打印材料成本,提升打印效率,減少后處理時間,能助力科研用戶進行更多創新探索。

熔池監測:
華曙高科自主研發的熔池監測系統,實現了行業內領先的高分辨率、大視野熔池監測,兼具高分辨率和成本優勢,為打印過程工藝評價和優化提供有效手段,以實現更穩定的打印質量。

該系統高分辨率監測熔融過程熱輻射,可檢測打印異常(激光功率、鋪粉問題),助力工藝與新材料開發(改進過熱區域),分析質量一致性及異常,且支持三維重建等擴展應用,有助于直觀分析可能出現的過程缺陷與性能的關系,提高材料開發效率。
可定制功能
用戶還可根據生產場景,選擇FS191M設備定制功能——
高溫小平臺:
FS191M設備可定制尺寸為φ78mm×80mm的高溫小平臺,缸體預熱溫度可超400℃,極大拓寬科研工作者的材料研發窗口,助力探索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和行為,評估和測試材料的耐高溫性能。

粉面平整度檢測:
對金屬3D打印設備而言,當Z軸的定位精度達到高水準時,能夠帶來精細入微的層厚控制,確保試樣打印中每一層金屬粉末的厚度均勻一致。

FS191M設備可定制采用華曙高科新專利——粉面平整度檢測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利用主動式光學測量進行三維重建的技術,采用2D與3D檢測結合,其檢測Z軸精度為±20μm,對翹曲、擦痕等鋪粉缺陷檢測成功率高,可有效助力打印策略優化、鋪粉設備評估優化,以達到更精準的鋪粉質量檢測,從而提升材料研發效率。
FS191M設備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強大的可擴展性,旨在全面適應科研及生產用戶在不同生產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為了不斷提升設備的實用性和用戶滿意度,華曙高科正積極致力于更多定制功能的研發工作。秉承“持續創新助力增材制造產業化”理念,截止目前,華曙高科已與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捷克國家物理研究院、德國圖林根紡織與塑料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韓國慶北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等全球近100家知名科研院校合作,提供了以設備為中心的金屬、高分子增材制造全套解決方案,助力科研教育事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效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