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3D打印機RACO FDM+ 使用測評
作為一名工科男,各種新鮮的科技事物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的眼球,近幾年興起的3D打印技術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近幾年3D打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以更加親民的姿態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最近我有幸接觸到一款3D打印機,它是由廈門螺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機器。對這家公司感興趣的機友可自行登錄其官www.raco3d.com了解。。那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深入研究一下這款以超高精度而聞名的RACO FDM+。
一、關于設備參數
這我從官網截下來的數據參數,從這里來看,公司對機子參數的介紹還是挺完整的。
我手上拿到的是RACO FDM+的標配機。他家還有一款同機型不同型號的高速機。
首先我們可以先從設備參數上一起來初步研究一下這臺機子的整體性能。200*180*200mm的成型尺寸對于市面上的3D打印機來說中規中矩,不算很大,但是基本的模型打印應該是不在話下的。
接下來是構建速度,50mm/s的速度,在同等機型來說不算快,基于原因,在我之前的了解中得到的是這樣的:這臺機子采用的是全絲桿導軌結構,相比較于市面上普通的同步帶結構,在速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對追求質量我們來說這點時間還是等的起的,畢竟質量才是硬道理。但其實滾珠絲桿是可以承受高速運轉負荷的。相信這點未來可以改善的。
讓我吃驚的是,這臺機子的定位精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0.02mm,用什么來比喻比較恰當呢,就頭發來說吧,一根普通成年人的發絲直徑約為0.08mm,,Raco FDM+的精度僅為發絲直徑的1/4,這,已經達到了我們平時在專業學習上機械高精度制造的公差范圍之內了,難以想象竟存在著這種精度,但眼見為實,我還是想親身打印一個出來試試,測量一下的。
另外,在噴嘴直徑上RACO FDM+標配噴嘴直徑為0.2mm,相比于市面上常見的0.4mm噴嘴來說小了一半,這使得這臺機子說打印出來的精細度更進一步。那為什么市面上的機子不使用0.2mm噴嘴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噴嘴孔徑越小越有堵頭的風險,可見螺殼對自己機器的信心有多足,而且據說最小能匹配到0.15mm噴嘴。
關于打印層厚,,RACO FDM+所能達到的最小層厚是0.02mm,不及一張A4紙1/4的厚度,,這讓我更期待了對這臺機子的表現。不知不覺光是對數據的簡要分析已經講了一大堆,你們是不是很期待我對于這臺機子整體表現的評價呢,話不多說,我們就進入實際的整機操作環節。
二、打印機外觀與內部構造
首先呢我們先來看下機子的整體外形與內部構造,以及機器配件。
我們能看到這臺機子的外殼為銀色,前門為深咖啡色,外框做了倒角設計,近年來極簡風格的設計很是討喜。這也讓這臺機器整體看起來高端大氣。(開機的時候忘“開光”,直接導了模型玩兒起來了,早上起來才想起拍機器圖= =)
再看內飾,玻璃平臺、全絲杠導軌以及擠出頭,整體簡潔明了;
附贈的配件方面也是樣樣俱全,扳手、噴嘴、剪鉗、噴嘴還有它們的專利膠水。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