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1 3D打印機實戰評測(2)
從Form1取出底板,然后按照打印后步驟放置在Form Finish Kit。
一般來說,最好不要讓皮膚接觸到這些液體。樹脂目前而言雖說是安全的,但將來是不是還是安全就不一定了 ^^;。
要從底板將打印出來的成品取下是相當困難的,一般都會有碎片橫飛的情況 ^^;。
不知道底板能不能像注塑成型用頂針來連接。雖然這樣底板的成本會增加,但至少省去了碎片橫飛的麻煩。
最新版的PreForm嘗試讓Form1在打印模型時于支撐的底部留縫隙,方便使用者刮出模型 —— 結果還是很難移除。
3D模型此時還有一層液體樹脂,需要以異丙基酒精沖洗。
除非你有防毒面具,否則請將窗戶打開,并且在清洗時先深吸一口氣 —— 異丙基酒精的氣味會往上沖,手術面罩無法阻擋氣味。
我一般就沖洗約30秒,然后就讓模型在異丙基酒精中浸泡。可蓋上蓋子。
至于浸泡多久都無所謂 —— 我一般就放著,自己去做別的事。
減量製造(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是指用機器將一塊材料(木頭、鐵等等)裁至理想形狀。
增量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指通過一層層疊加的方式來獲取理想形狀。Form1便是使用這種生產過程,所以3D模型上有很多條紋。除非你有錢購買數百萬的3D打印機,否則一般的家用打印機都是使用這種立體成型(Stereolithography)來打印模型的。而立體成型過程中留下的這些條紋被稱為“steps”。
為了要用于娃娃的生產過程中,我得先將支撐切除,然后使用砂紙將表面磨平,為下一步的鑄件(Casting)做準備。我的目標是製作一個銅模,用來大量生產軟乙烯基。
打印出來3D模型將用于鑄件過程來製作硅模具。等液體硅硬化之后,我們便會把模具切開,然后倒入熱蠟來複製3D模型。
這是複製出來的3D模型。當然這種做法并沒有最完美的,但這些缺陷都能通過后期解決。
我們也會在這個階段加上噴管,以便之后灌入軟乙烯基。
我理想中是直接使用3D打印機來打印蠟模型,但成本會高得嚇人 —— 光是這樣一對手通過外頭的蠟打印服務,收費就可能高達270,000 yen!
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任何可以做到我們要求的家用3D蠟打印機。
現在開始進入電鑄(Denchu)[電鋳] 製作模具。
在電鑄過程中,這些蠟模型被稱為心軸。專業人員會用銅線纏繞每個心軸,然后噴上導電的石墨。
等心軸風乾后,便會被浸泡在電解槽中。電解槽中的銅會慢慢附上心軸。
我們需要確保蠟心軸的表面完整無缺,因為任何的瑕疵都會顯現在模具上 —— 也就是說最終的乙烯基也會有這些瑕疵。
浸泡幾天后,蠟心軸上就會有一層銅。完成了脫蠟過程后,空心的銅模具就完成了。
再將銅模具焊接到被稱為是“Frypan”的鐵片上。
將軟乙烯基倒入模具……
這就是最終成品了 —— 每個模具大約能製作1萬個備件。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