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產達芬奇1.0 3D打印機測評(3)
3D打印機的打印噴頭由于要打印必須將耗材絲加熱到200度以上,為了防止這么高的溫度會對機器的其他地方造成損害或是危險,所以噴頭上方還有一個風扇的設計,用來做外部的降溫。
▲3D打印噴頭
當準備好之后,打印頭就會開始動作進行打印。正如同前面所說,會先從物件的底層開始打印起。打印所花時間是依照你對打印成品的品質要求、尺寸大小而有不同。以這臺跑車來說,打印的時間大約花了將近兩個小時左右。
▲打印的時候,會先從3D模型的底部開始一層一層的堆疊上去。
隨著打印的物件慢慢成形,物件的厚度越來越厚,打印平臺也就會慢慢往下移,以讓噴頭再印出更上一層,3D打印就是這樣一層一層地打印出來的。也因此你可以理解,為什么打印的厚度其實就決定了最后打印出來成品品質的精密度。
▲在打印的過程中,噴頭與打印物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移動的是下方的平臺。(由于跑車的高度太低無法表現,因此范例圖我們用另外的物件來表示)
當打印完畢之后,打印平臺會慢慢降下來,當降到最底的時候,就打印完成了。在這個時候,打印的成品溫度會比較高,而且會黏在打印平臺的玻璃面上。如果你馬上就拿起來的話,與玻璃面接觸的地方可能會變形,因此建議等到比較冷的時候再來拿起來會比較好。
▲要拿起打印成品時,會需要花一點力氣才能從平臺上拿起。
由于操作不當,我們對第一次打印出來的跑車感到有點挫敗,你可以在下圖中看到,主要的問題有兩點,第一是車輪懸空的部分整個塌陷下來,呈現如米粉狀的散開來。
第二則是車體中央1/3高度的部分有錯位的狀況發生,上下接不起來。
▲第一次的失敗作
經過詢問廠商之后,發現問題出在兩點:
第一:沒有設置支撐:導致汽車底部呈現類似米粉狀的塌陷。
第二:一開始測試的時候,我們忽略了平臺校正的步驟,也就是一開始沒有將噴頭與平臺之間的距離控制好,因此噴出來的ABS無法準確的定位。同時在打印的過程中,被打印物也很難固定在平臺上,因此會造成位移的狀況,導致出現了上述的錯位情形。
至于車窗的空洞、車頂的文字細節無法呈現,這些則與打印的厚度有關。打印厚度設定的越精密,細節才會呈現的越清楚。不過事實上3D印表技術目前發展也還有其限制,不大可能完整呈現一模一樣的細節。
經過第一次的失敗經驗,第二次打印出來的就比較好一點。從下圖中箭頭的部分你可以看到,底部的突起物就是我們設定中所說的「支撐」,透過底部的支撐,就不會有米粉狀的塌陷。
▲第二次的作品
但是,就算看到第二個作品,可能還是不如你想像的如模型玩具那么精美。但其實就算是外頭買的模型,也需要經歷一番修補的后制工作。3D打印機的物件打印出來后,一樣可以手工進行打磨、上色的后制,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打磨后制過的作品,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其實使用者必須要清楚的了解,自己要買一臺3D打印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想像中是打印出一個如同外頭玩具店買的商業扭蛋玩具、鋼彈模型的話,則恐怕是想太多了。但對da Vinci 1.0花點時間了解,知道它的特性與擅長,以這樣的低價,還是可以打印出不錯的效果。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