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創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腫瘤中西醫防治新方法
時間:2024-11-10 09:2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admin 閱讀:次
精準預警腫瘤發生并進行有效干預對降低腫瘤發生率至關重要。人工智能時代,如何讓具有“治未病”特色理論與豐富實踐的中醫更好地在腫瘤防治上發揮作用?清華大學北京市中醫藥交叉研究所所長、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李梢帶領團隊歷經20余年研究,創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腫瘤中西醫防治新方法AI-TWM,并在胃癌早期防治上取得良好的示范應用效果。
這一腫瘤防治方法學上的重要成果為腫瘤早期防治研究和傳統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并于近日在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旗下權威期刊《癌癥發現》上發表。
圖為基于AI的腫瘤中西醫防治新方法AI-TWM。(受訪者供圖)
據悉,AI-TWM的核心在于利用基于生物網絡的人工智能算法,系統發掘與腫瘤發生風險相關的中西醫宏觀模態特征,構建了中西醫特征的腫瘤風險智能預警模型,實現腫瘤發生高風險人群的精準辨識。同時,通過團隊自創的網絡藥理學分析方法,系統辨識腫瘤發生及干預機制的分子網絡,并以該網絡為靶標,從傳統中藥中發掘能有效抑制腫瘤發生的藥物。
“我們通過集成系列自主原創的高精度智能預測算法,結合臨床與實驗驗證,實現了中西醫表型-組織-細胞-分子-中西藥物多層次網絡關聯的全景式解析,構建了中西醫藥的分子網絡導航系統,破解了長期以來中藥成分復雜、病證復雜及其相互關聯復雜導致中醫藥‘復雜性’原理難以闡釋的難題。”李梢說。
據他介紹,通過此方法,團隊還建立“胃癌極早期中西醫智能與精準防治體系”,采集并解析50余萬例胃炎癌轉化中西醫臨床數據,并通過解析多層次生物網絡,發現胃癌風險預警相關中西醫特征以及“胃癌極早期細胞”。目前,該體系已在我國多個胃癌高發區和50多家醫院推廣應用,助力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使腫瘤“治未病”成為可能。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推薦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