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創客眼中的3D打印:從飄在天上到照進現實



什么是3D打印?五年前,它還是個冷門,網絡上能搜索到的內容也不多。而現在,通過3D打印,打印藝術品、打印樓盤沙盤甚至器官,它就像是哆啦A夢的寶盒,想要什么有什么。用創客徐旭的話說:“短短五年,3D打印從飄在天上走到了尋常百姓家,發展的速度讓人吃驚 。”
這一切要得益于青島的“三創”。所謂三創:創新、創業、創客。市領導在接受青島媒體專訪時曾提到:“由于互聯網技術、3D打印、開源軟件、開源硬件等技術出現,使創客活動由個別人的活動行為變成一種大眾行為,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由創新"小眾"走向"大眾"的時代。”本文將通過三位創客的故事告訴大家,“十二五”期間,3D打印到底改變了我們什么?“我們打造"創客之島",就是讓更多有想法、有點子或者是有夢想、有創新意識的人,能夠把他們的想法變成現實。”

一個人 因為3D打印,她成了一名創客
創客源于英文的“Maker”,是指一個人要把他的想法、創意變成現實甚至是變成產品。胡錦就是一名年輕的創客。她接觸3D打印是在今年9月份 ,看著眼前這個小小的機器,一圈一圈不停地堆積,兩個小時后,一個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便出現了。它比瓷質的輕、比塑料的更有質感。
胡錦是學財務的,對這樣的技術、工程制造等完全不通,像她這種零基礎的人也能操作3D打印機嗎?“能!”工程師告訴她,現在的3D打印機尋常人都能使用。
第一次親密接觸這個高大上的東西,胡錦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從網上找了個最簡單的DNA旋轉的圖形,她要看看這臺機器到底能不能把旋轉的弧度打印好。工作人員輸入數據后,機器開始工作了,胡錦就守在身旁,一直盯在那,看著看著臉上就笑了:“這個東西真是靈活,什么都能打印啊。像這個DNA圖像如果通過傳統的方式會很麻煩,做模具制作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做出來,但有了3D打印機就不一樣了。”
至今,這個DNA圖像還被胡錦好好收藏著 。后來,她帶著家人、帶著朋友去參觀,讓大家都能認識這個新東西。而現在她也成為3D打印公司的一名員工,成為一名年輕的創客。每天她都要從網上搜集學習各種3D打印信息,越研究心里對3D打印就越崇拜:“3D打印機分為很多種,不同的打印機能打印不同的產品,工藝品可以打印,自行車可以打印。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它都能通過自己的專屬軟件變成現實 。”她還在想,以后身邊有人過生日,她就親自設計一款禮物,讓3D打印機幫忙實現。這樣的禮物將更有價值。
“各具特色的創客空間已成為企業孵化成長的搖籃。像位于紅島經濟區的盤谷創客空間,是首批全國青年創業示范園區 ,他們為入駐項目提供免費辦公場地,優惠租住人才公寓,定期開展創業沙龍、技術交流等活動,目前已吸引了100多個項目入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