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課堂上玩3D打印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近日,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等,結合各學科的性質和特點,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努力呈現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發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在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課程要求中,學生將學習了解3D打印技術技術,同時還將培養學生的創客精神和創業能力。

極光爾沃贊助3D打印技能大賽
3D打印技術是指在計算機控制下,采用層層疊加材料的方法來制造三維物體的技術。該模塊由“3D打印原理”“3D產品技術分析”“3D模型設計”“3D打印技術應用”四個單元組成,旨在讓學生了解常見的3D打印技術及其機理,初步掌握一款3D設計軟件,能夠運用3D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思想、方法與工具解決實際技術問題。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制訂技術設計與制造方案并將其轉換成3D數字模型,繼而轉化成打印機的運行指令文件,制造一個實用且有簡單組合結構的產品。對此,筆者認為,3D打印技術應用在中小學日常教育實踐課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和深度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跨學科學習和創意智造的熱情,從而培養師生創客的空間想象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設計能力。

極光爾沃助力中小學3D打印創客實踐課
近年來,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中小學校都配備了3D打印機,同時開設了3D設計課程,并把3D打印技術應用到不同學科教學中,多角度展示了3D打印技術在促進學科教與學的功能優勢和應用方式,為優化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整合提供可借鑒的觀點與方法。
然而,這類優質教育資源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以及教育資源薄弱的地區,仍有大量未接觸過此類新理念的師生。以云南ZT小學為例,受益于教育均衡發展目標計劃,學校也分配到一臺3D打印機,但受限于師資力量,設備尚未向學生開放,老師們尚處于初步了解和學習的階段,暫時沒有足夠的條件開設課程。
除了師資力量,缺乏體系化的專業課程,是目前創客教育進校園普遍的難題之一。但在課程和師資方面,短期內很難解決教師職前培訓的短板,目前較好的解決方式仍然是校企合作,引進外部優質資源。早前,深圳SY學校就以校企合作形式引進極光爾沃3D創客教育項目,不僅將“3D創意設計”納入教學課程,還將3D打印技術融入全學科課堂。

極光爾沃教育型3D打印機
“李老師,課本上草履蟲細胞結構大模糊了,能不能3D打印機制作一個放大版模型?”在該校高中部生物3D打印實踐課上,學生們正圍在一臺3D打印機面前觀看正在運轉的神奇機器,還有一些同學正電腦前研究運用3D建模軟件繪制生物結構模型。
“3D打印細胞、細菌、器官及其它生物樣本,比起教材上的二維圖像要直觀多。”生物課鄒老師在談到3D打印機的應用價值時表示,學生運用3D軟件建立生物樣品模型,再連接3D打印機制作成實物,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生物樣品的結構與功能。這是編者在該校采訪到的一幕。
3D打印技術依托數字化快速制造的技術優勢,將學生的創意轉化為現實,實現理論輸出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為中小學樣創客教育落地發展添注強勁推動力。極光爾沃作為國內3D打印先驅,重視投入3D打印創客教育項目的研發,并對國內教育機構‘創客課堂’給予大力協助,在創客教育實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您此類應用感興趣,不妨來電咨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