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企業出口須知:如何打一通有效的客戶聯系電話?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3D打印企業選擇將產品銷往國外,產品出口必然涉及到客戶溝通等問題。通常企業的外貿人員在與客戶進行往來溝通時除了郵件,還有電話。而給客戶打電話是外貿人員最常用的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也是大多數人最不愿意做的一方面會緊張打通了說什么?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客戶變向拒絕,并沒有收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時至今日打電話是必須的我們不得不做, 以本人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點點啟發。
一、打電話的時間:大部分我更喜歡打客人的座機尤其不太熟悉的客人,因為時差的關系時間會基本選在客人上班2小時后或是客人下午時間2-3點的時候,這個由己及人我們剛上班的時候在忙亂時候非常討厭別人的推銷電話,選對時間也讓電話繼續下去的一個好的開始。世上無絕對,比如有新愛爾蘭客人因為他們上班的時候是我要下班的時候一致,我不得不在他剛剛上班打,而那時候他還沒有進行完全工作模式,所以接到電話心情相當的好,會多說不少;另有美國客人我早上9點上班的時候,他是他開車下班回家的時候,被堵在路上相當希望有人給他電話讓他可以打發時間。時差差別大的我們上班打他電話也是不個不錯的選擇。
二、打電話的語速,有時候聽到有些同事打電話真的很著急, 他們就象一臺答錄機一樣,不斷干巴巴的重復著:”May I speaking to XXX, it’s xxx from xxx., I sent you xxx “ 然后電話就止于這里,可以想到電話那頭給你一個敷衍回答,可能是:Sorry I am busy, or I will check later…請打電話的時候放慢一點語速,給客人一點可以回答你的時間,你也可以讓你的語句不要永遠這么 簡單直接,有時候可以稍稍說一下比如你們見過的經歷,還有他有回你郵件的語句,或是你具體報了什么產品,多講一點沒關系的。放慢你的語速,給你客人一個和你互動的時間。
三、問候:不少人打電話的時候不知道是緊張還是急,最基礎的“how are you “都忘記了更不用說等客人說 fine, 就急急忙忙接下去只顧說自己的,這也是大忌,事實上你接下來的介紹客人根本不會記的你是誰, 是哪的公司的, 我們要的語速,友好的相問只是為了讓客人不煩你,可以多給你一點時間讓你聊更多,并真的愿意認真看你的郵件。
四、不止于問候:我們通常不樂意打電話的原因之一就是打了很快就結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常常會有:May I speaking to xxx , 得到一句:xxx is meeting,很多人可能就把電話掛了,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對吧,有時候適當的多1-2句費話活躍一下氣氛不可以嗎? 昨天我也是一個波蘭的新客人打電話,結果他不在他同事接的本來在聽到他不在的時候可以掛電話了,但我又多聊了一句: Friday always keep busy, right?說完我倆都笑了,氣氛一下松了然后她又說,我的客戶正在接待客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議可以結束,我說,thank you, maybe I will call him next time, 她建議you can call next Monday ,下次找我客人的時候我就有了話了,可能在進入正題前我可以說一下上次電話的一點細節,讓氣氛緩和一下。對新客人來說,其實無論你怎么介紹自己的公司,自己客人最初都不會記住你的,而你能做的就是如何讓談話氣氛輕松些,如何延長你們的談話,以便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讓客人給你更的時間介紹你的產品。曾經一位德國的客人當我剛介紹完我們的產品,他很冷冷說現在我們沒有換供應商的必須,我就問你們現在這款產品也是在浙江地區采購的嗎? 這款產品如果是在這邊采購的我們的價格是有優勢的,因為我們也在做XX 客人,然后客人開始分享的了一下他需要的產品,讓我報價。有時候可能你打去電話,這個電話的主人和這個產品已經不是他負責了,你可以客氣地問接電話人的名字,然后問是不是他負責?不止于問候的方法可以有N 種,請試著償試,我缺的只有一點,我們怕打電話,把打電話當成任務,也怕拒絕有時候遇到客人可能在電話里給你難堪,沒關系每次的償試都是一次經驗。
五、細節。 接通了客人電話說,I sent offer …… 然后客人說我會看的,電話就又掛。其實你知道客人可能不會看或是根本不記得,所以你電話的時候可以多說地點細節,比如We offered led down light to you with dia.160mm 18W ……多點細節引起客人的回憶或是記住,電話的好處就是客人不能keep silent 不論是拒絕還是接受他會告訴你一點comments。比如有一次聽一位接單能手說的,她也是描述了一點細節然后客人回憶起來告訴她,因為她的尺寸不符合客人要求所以客人沒理, 這就是一條有用信息。重要一點的郵件請在通話前通話后都再補一封郵件,一是讓客人記住,二是如果有什么疏漏的客人可以提醒你, 之前聯系一位保加利亞的客人,她也是老是給已讀回執就是不回,然后我電話給她,結果她電話也不好,聽的不太清楚, 所以事后我又補了一封郵件,告訴她之前我報的價格,還有和她有通過電話,然后她很快回了,我們就在光亞展上見面了,拿樣品。上次也是見一個同事打電話也很緊張,好象是給客人訂房間,安排車接送,這樣的事請一定要補一封郵件,因為有時候你的聽力會出錯,還有客人會理解錯,有郵件雙方可以再確認一下,當時真替他急這重要的事,不寫郵件萬一錯了呢。
有時候打電話就象一場聽力考試,你要做準備:我的經驗是拿一張紙把聯系的人的名字,電話寫好,列出想要和客人談的內容,找之前確保客人的名字讀正確,象波蘭,俄羅斯名字不好讀,在腦子里過一下打電話想說的內容,紙的空白處是記錄在電話雙方的交流的重點points。對客人的產品線,還有客人市場的相關客人的了解也可能成為他們談話的救命稻草。
任何的交流沒有一個既定模式的,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驗,每個人都有自己在工作積累的點滴, 也都會碰壁,即使我這樣做了快13年外貿的老人也會遇到閉門羹。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償試,不斷的總結,然后從別人的經驗里得到一點自己需要的小靈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