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菜譜下廚,機器人也會了
如果你曾經想要知道如何系領帶,或調制一杯草莓代基里酒(你應該不知道吧),你可能會選擇登陸類似于 WikiHow 這樣的網站,根據網站上的教學指導文章一步一步做。而出人意料的是,如今一些機器人也能夠做到同樣的事情。
在德國,一個名為 PR2 的機器人通過詳細閱讀 WikiHow 上面的教學指導,學習如何制作煎薄餅和披薩。這是歐洲科研項目 RoboHow 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教導機器人理解人類語言的探究式方式,可以使得人們更容易向機器人傳達指令,并讓它們找出如何執行不熟悉的任務。與給機器人編程從而讓它們執行精確的動作相反,他們的目標是讓人們可以簡單地告訴機器人去做什么。
指導機器人如何把描述的內容轉化為具體行動,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對普通人類而言十分的簡單,人類一生都在和這些事情打交道。我們并不需要被告知如何打開番茄醬的瓶蓋,或者是使用鍋鏟翻轉烤的煎餅,以及使用一些其他的廚房用具。
而RoboHow 項目背后的研究人員想要教導機器人,將指令轉換成具體行動所需的基本知識。它們迄今已經能夠將幾項 WikiHow 上面的指令轉換成有用的行為,無論是在計算機模擬還是實際的機器人身上都能完成。
由于機器人正在變得更加普遍,并且需要與人類更緊密地合作,因此讓它實現更多的功能很重要。德國不來梅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的主管 Michael Beetz 表示:“如果在工廠里有一個機器人,你只要說出‘拿起螺絲,將其放入螺母,以及擰緊’就可以了。你可以讓機器人根據物體的語義描述自動生成參數。”
在其中的一組實驗中,研究人員指導了 PR2 機器人去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室任務,如處理化學品。
一旦機器人學會了如何將一組特定的指令和需要執行的任務相關聯,其知識就會被加入到一個名為Open Ease 的在線數據庫中,讓其他機器人也可以訪問并理解這些數據。這些指令會以能夠讓機器可讀的語言進行編碼,類似于在語義Web項目中所使用的技術。
除了讓機器人能夠理解人類的語義,研究人員還使用其他的技術,幫助機器人學習如何執行基本任務。包括讓機器人觀看人類執行這些任務的視頻,以及研究當人類戴上能夠進行動作追蹤的手套,執行任務后所產生的數據。
對于機器人而言,即使是簡單的操作仍然是一項嚴峻的挑戰,但包括亞馬遜在內的許多研究機構都正在推動技術發展以便開發出更好的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同樣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在今年,人工智能技術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討論,儼然能夠成為今年的一個熱門詞匯。雖然在短時間內,還無法看到真正的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但機器人對人類的重要性卻卻正在逐步提升。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