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運用無人機及虛擬現(xiàn)實技術檢驗地震受災狀況
2月6日,臺灣南部發(fā)生了6.4級大地震,在此之后臺灣出動了無人機來進行災禍地點的航拍。在地震發(fā)生后的10小時之內(nèi),臺灣國立成功大學的Dean Hosp就利用各大媒體上傳至YouTube的無人機航拍圖像制作了3D模型。由于Dean采用了“二手資料”制作模型,這個模型看起來分辨率不夠高。Dean也表示倘若他能夠獲取第一手資料,一定能夠制作出分辨率更高的3D模型。“倘若我自己能飛,模型將更快被制作完成,而結果也將更為理想!
于是,大約地震后的48小時,Dean和他的團隊利用自己的無人機拍攝了相片,并制作出了分辨率更高的3D模型。
這個3D模型由AgiSoft PhotoScan處理完成,模型隨后被上傳至了Sketchfab。而幾周之前,Sketchfab剛好為他們的平臺新增了虛擬現(xiàn)實的特性。
與以2D的投影查看3D的模型相比,虛擬現(xiàn)實模式則可以使模型的分辨率看起來更高,同時更有立體感。倘若從手機上打開網(wǎng)頁并以虛擬現(xiàn)實的方式查看臺灣的地震災區(qū),人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模型建立得相當出色。虛擬現(xiàn)實模式下圖像的分辨率看起來明顯更高。而這也將使得災害評估檢測工作變得更為直觀,有助于之后救災活動的開展。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