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資2100萬美元來發展3D打印人體器官
3D打印的人體器官移植會在未來幾年會實現么?看起來似乎有這種可能,據一份報告顯示,日本政府正在向這個非常引人注目的3D生物打印技術分支投入巨資。
最近一段時間,在3D打印可移植人體器官領域新聞疊出:在去年11月,俄羅斯科學家宣稱他們將在2018年之前實現3D打印人體腎臟;而就在幾個星期之前,我們看到領先的3D生物打印技術公司宣布與耶魯大學醫學院合作,共同開發生物打印技術。
因此,日本政府的這個舉措正是順應當前的醫學發展的潮流。不過據報道,他們的投資規模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根據已經披露的報告的信息,在未來五年里,他們將投資25億日元用于可移植人體器官打印技術的開發,約合1.33億人民幣或2100萬美元。
這筆巨資將投向與大阪大學有關的五個研究機構,這些機構將會利用它來開發3D打印人體組織,并最終開發出3D打印可移植器官的技術。據說,在大阪早就在開展人體組織打印的研究,那里的研究團隊一直在研究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或人工培育的干細胞,可以在3D生物打印技術中使用),希望能夠生成心肌細胞,即構成心臟的肌肉細胞。
普遍認為,這些領域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將3D打印的可移植器官應用的人類受試者的階段。不過,日本政府提供的資金顯然將大大有助于科學家們加速實現這一目標。有了如此雄厚的資金支持,甚至可以預計,這些機構將邁入3D生物打印領域一流研究團隊的行列。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