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家具作品賞析
|
||
|
||
|
||
|
||
|
||
|
||
|
《逐光》
靈感來源于飛蛾撲火,“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將“人情味”注入到產品設計中,讓人在繁忙工作之余得到感情的寄托,放松疲憊的身心。造型都是圓與圓環組成,采用縱深的圓圈模擬火。蛾子采用的是3D打印技術,翅膀是可以用來做更換便簽紙使用,讓功能與美感并存于家居生活之中。
設計者:孫怡丹
《置換》
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傳統民族紋飾。此屏風的元素是借助于3D打印這一數字化雕刻工具,進行了基本元素的打散、重構,實現從平面到立體這一維度的置換轉化,給人以多維度的感官體驗,精致而唯美的3D打印部分,跟簡約的屏風疏密搭配,相互制衡,一繁一簡,用科技詮釋傳統文化,形成不同的新審美主張。
設計者:張悅
《流體》
設計中高曲面、高穿插的復雜形態來自于血液的啟發,生命力是貫穿始終的主旨,同時運用素髹中的薄料髹涂傳統工藝進行表面處理,使3D打印材料藏金蘊銀迸發新的活力,為傳統漆藝也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設計者:劉瑤淇正
《重生》
作品的設計靈感源自蝴蝶,運用3D語言對新藝術運動中的師法自然和曲線美風格進行再設計,賦予它新的靈魂。借用3D打印的優勢,用富有張力而不失韻律的線條去塑造一只破繭后重獲新生的蝴蝶。
設計者:嚴炎光
《結晶》
利用透明樹脂和3D打印材料結合,以雕塑造型與3D打印的復雜形式呈現未來感十足、美學與功能兼并的家具。這一小茶幾造型有棱有角,但是在靜下來看從大棱角轉變到小棱角再轉變到透明的一瞬間,讓人體驗到從虛幻空間擴展思維的無限性。
設計者:楊卓藝
《萬物生長》
鹿角和樹這兩種元素是這款衣帽架的靈感來源,在展現功能性的同時,以這種繁茂的形態和延伸的光影來體現生命如溪水般綿延不絕,萬物如枝椏般生生不息。
設計者:李宣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