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D打印教育緣何受政府重視?企業該如何部署?
3D打印技術的興起不僅僅給社會帶來了變革,更是對豐富課堂文化帶來了實質性的改變。近兩年來教育單位頻頻把目光投向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并進行一系列的科普與推廣,這股新的教育風潮深受師生的肯定與推崇。
3D打印技術的發展與教育應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3D打印進入校園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驗更為直觀、更為感性的認知學習方式,在增加學習樂趣的同時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學生在參與設計到打印的過程中也得到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
教育應用背后可能潛藏幾十億元的桌面級打印機市場,同時教育應用的推廣也有助于打開家用3D打印的市場,目前對于3D打印教育領域應用處于技術發展的期望值膨脹期階段,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商品化。
我國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研究3D打印技術,相比發達國家發展較晚,現階段行業內企業也在積極推廣布局,國內大部分企業尚欠缺成熟的模式。政府已經將3D打印技術的發展提升至新的高度,教育推廣獲得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全國范圍內大部分省市已經開始啟動3D打印教育的推廣工作。去年中國科技館曾攜手極光爾沃,在全國大范圍的學校和流動科技館推廣3D打印技術,成效顯著,相信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企業的拓展開發,這股科普之風將逐漸吹進全國各個角落。
現階段國內3D打印公司在教育應用領域的嘗試主要分為以下三種:一是向學校銷售或贈送3D打印設備;二是開發針對于教育與培訓的配套軟件;三是開發3D打印課程并提供培訓等服務,但這些只是最基本。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