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百億美元3D打印市場 川美小伙下了很大一盤棋
3D打印機,挺熱,市場也挺大,但如何以此賺錢?
據產業信息網數據,2015年,全球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達到60億美元,預計2020年突破21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為27%。在產業分布上,打印材料、設備和服務三大類,各自占據37%、39%和24%。
高大上的技術離我們并不遠。在重慶,畢業于川美雕塑專業的唐寧淵就立志在這24%的服務領域中挖掘商機。
去年2月,唐寧淵從單純的生產銷售,逐漸轉型為3D打印教育,并計劃吸引千萬投資,向50所重慶小學提供免費的3D打印課程。“這個市場還需要培育,小學生就是最好的潛在客戶。”
出師不利
想讓3D打印變成禮物 無奈看客多過買家
湖南小伙唐寧淵,2011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雕塑專業,進大學后,他還從事美術教育培訓,至今近10年。
2014年,唐寧淵開始接觸3D打印技術。他認為,以后,親朋好友互贈3D打印禮品或許會成為潮流。于是,經過一年籌備,去年2月,“重慶城雕院”創立,專門對外提供一站式3D打印服務。
消費者在網上花幾塊錢買模型,然后自購打印材料,拿到線下打印,或者直接購買成品,一般不過幾百塊錢。即使如此,唐寧淵的產品銷路還是不佳。“看的人多,買的人少。”唐寧淵說,事后總結發現,3D打印店不像復印店,市場基礎并不成熟。眼看50萬投資即將變成一堆機器和材料,唐寧淵決定換個方式玩玩。
加點特色
打印重慶言子讓外地人秒懂 特色造勢引來“天使”投資
去年中旬,唐寧淵一位外地朋友聽到他說了句重慶言子,便好奇打聽其含義。
這讓唐寧淵靈光一閃,何不將重慶方言和3D打印結合起來?于是,他將客群從個人轉向企業,把地方文化特色融入產品,推出方言系列產品。“仙人板板”、“丁丁貓”、“清早八晨”等重慶言子被陸續打印出來,以人物、動物、圖案的增添,讓外地人也能秒懂方言。
“去年6月開始推這些產品,單價兩三百元,很快受到市場青睞,如今月均銷量超過100個。加上其他產品的銷售,去年下半年有70萬進賬,資金問題得到緩解。”產品負責人陳銳說,目前,公司正與出租車、商業地產等洽談合作,準備將方言系列的3D打印雕塑成為重慶文化推廣新符號。而這也為公司吸引了百萬元的天使投資。
“盡管推廣上還是很難,但我們會堅持定制服務。未來,逐步將山城、火鍋、美女等文化元素融入3D打印產品中。”陳銳說。
探索轉型
20萬的設備免費送到學校 進軍教育培訓市場
在資金并不充裕的情況下,去年11月,唐寧淵免費向市內一所小學提供了3D打印教師團隊、一臺3D打印機、50臺平板電腦,總成本近20萬元。
“大家對3D打印有一個接受過程,所以我們要培育市場,而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小學生就是目標之一。”唐寧淵說,新產品命名為“3D小創客”,內容是將3D打印技術與少兒教育結合,每周為每個班上一堂課,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變活,開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語文課本中的《趙州橋》,課本上只有2D畫面,孩子們對趙州橋感受不直觀,3D打印就派上用場,可以打印一座立體趙州橋,增加孩子學習興趣。”“小創客”負責人楊潔說,目前試點了兩個月,學生和家長都對3D打印帶來的教學改變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我們打算今年覆蓋50所小學,并在學校之外開設培訓學校。”唐寧淵說,到時候,他們將成為西南第一所3D打印教育機構,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唐寧淵希望以10%的股份換取千萬融資,讓3D打印教學推廣迅速進入更多小學。“我們已簽訂好合同,下學期還會再進駐5所小學。”
專家
如何讓學生保持長久新鮮感?
“進軍教育行業可行。”重慶工商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徐世偉分析說,但其中也有困難,比如進駐一所學校容易,甚至收效很好,但放到更多學校實施,過程不一定順利,還要觀察推廣進程。
其次,創業者估算每個學生每年打印兩三次就可收回成本,這看上去不高,但要考慮到學生會不會在長期接觸后興趣下降。這要求創業者必須提供更新鮮好玩的打印模型,讓學生保持新鮮感。
此外,對于單獨設立培訓學校,他表示比較可行,利潤空間也很高,但最終要落腳到家長和兒童是否有興趣,需要與教育界同行比拼產品。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