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很牛,但發展不會像互聯網那樣廣泛
答案非常明確,不!3D打印技術不可能超越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把3D打印和互聯網進行類比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這與行業內對3D打印技術的夸張宣傳不無關系,為了抓住媒體的頭條,大家都把這個行業當做“風口上的豬”來進行評述,然而這對行業的發展并沒有什么積極的意義。
第一個將二者進行類比的是3D Systems的CEO——Avi Reichental,他在2012年7月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使用了這樣的說法。作為3D打印行業領頭羊企業的CEO,為了教育消費者并推動市場的發展,提出這樣的說法,其目的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人們逐漸發現了這種說法的不合理性,最起碼在那個時候被提出來肯定是不恰當的。
為了了解人們如何被“引入歧途”,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的談話。在那場采訪中,Reichental說,他認為“3D打印技術會和蒸汽機、計算機和互聯網這樣的代表性生產力一樣,影響一個時代”,“除了蒸汽機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其他的幾樣技術都依舊如日中天但已面臨天花板,只有3D打印技術還在不斷的發展”,最為關鍵的是,他認為3D打印技術會成為下一代顛覆性技術,“終將改變一切”。他特別指出,“3D打印技術會改變我們學習、創造和生產的方式”。
他的這番講話,將3D打印捧到了浮夸的高度,而且不可思議的是,這已經發展成行業內的集體認同。
公正地說,Reichental雖是第一個,但并不是唯一一個整天囔囔著3D打印技術會超越互聯網技術的人。這種說法被諸位工業界的大佬廣泛采用,當然,其中不乏媒體人士。但是很遺憾,這可能并不是真的。
有很多可信的原因,讓人確信3D打印技術,無論是從市場規模,影響范圍還是經濟收益上,都不可能超越互聯網。
最最明顯的一條理由,互聯網的使用實在是太普及了,普及到它已經成為了我們接觸3D打印技術的“入口”,難以想象3D打印能生成超越互聯網的流量入口。無論是好是壞,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從早到晚,從工作到學習,我們都不能沒有互聯網。我在短短5分鐘之內就能想到一大堆3D打印不可能超越互聯網的證據,如果你想到了其他的,可以進行補充:
-工作:查找資料
-個人通信
-網上金融:交水電煤氣費
-網上購物
-娛樂:看電視、玩游戲
-預約出行
-社交媒體
-學習:網上課程、下載學習資料
盡管老鹿熱衷于3D打印技術,但是我很難想象到有一天3D打印技術能和現在的互聯網技術一樣,也能這樣滲透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更嚴重的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沒有受制于3D打印技術,反倒是3D打印技術,對互聯網依賴頗深。
需要強調的是,本文并非在質疑3D打印行業會有很好的發展,僅是不贊同用互聯網行業的發來類比3D打印行業。通過去年全年和今年1月份的數據顯示,3D打印毫無疑問在飛速發展,并且會在很多行業內造成巨大的影響。來自許多機構的調查顯示,3D打印都在保持著顯著的持續增長。
國外“圈里人”眼中的3D打印
高德納公司在2015年大肆宣傳3D打印,把3D打印比作是投資者的理想之所。
綜合各個平臺得來的數據,高德納公司去年發布了包含桌面機市場和工業機市場的《高德納3D打印市場預測報告》。報告估計,到2019年,全球3D打印機出貨量將以驚人的121.3%的復合增長率保持增長。雖然在發展領域上有所限制,但是高德納的研究員Pete Basilier在今年年初的一篇關于拉斯維加斯CES展的報道,仍然將這種發展潛力視為3D打印行業的巨大資產。
但是很快,美國快遞公司UPS的副總裁Alan Amling,就對“現在的3D打印就像1995年的互聯網一樣”這一說法進行了譏諷,同時 CloudDDM(美國一家3D打印初創企業,UPS是其股東)的聯合創始人Rick Smith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媒體喜歡鼓吹的3D打印潛在市場,將成為“3D打印行業的第一個致命殺手”。
IDC看好3D打印行業發展,預計全球3D打印市場將持續上揚
就在幾天之前,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2015全球3D打印消費指南,該指南預計全球3D打印消費支出,到2019年,將從現在110億美元/年,增長到267億美元/年。
“3D打印市場將在數年之內,成為分散式制造行業,例如汽車、飛機等行業中成為中流砥柱。然而,在過去三年中,我們只看到了廉價的3D打印機和經濟型的打印耗材讓3D打印在個人消費品,教育、醫療 和其他制造行業嶄露頭角。這表明,3D打印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適用性有待商榷。設備供應商和服務供應商都需要去了解在各種不同的市場中,產品特性、用戶期待和成本消耗都有怎樣的差異。”美國消費者研究協會副總裁Christopher Chute說道。
“技術的發展讓3D打印市場持續增長并不斷介入更多的行業中”,Hardcopy(美國一家軟件公司)的首席研究員Tim Greene補充到,“這些技術可以讓3D打印打印更大的產品,更精確更穩定地、在更短的時間里進行制造”。
據IDC副總裁Keith Kmetz的說法,“就IDC對3D打印行業的研究來看,3D打印即將面臨較快發展,更多的主流型應用方式將開始出現。這種技術對許多國家的市場而言,都極具吸引力。”
由此,IDC作出預測,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地區和與3D打印有關的垂直行業都將保持高速增長,并且因為可以為以前大批量生產的商品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而深刻改變傳統行業。公司進一步預測,亞洲、環太平洋地區、美國和西歐,2014年占全球3D打印消費總額的59.2%,到了2019年,這一比例有望上升到70%,特別是中國,將成為3D打印硬件和服務的一個主要新興市場。
同時,根據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ACTA)每半年發布一次的行業報告顯示,再去年的拉斯維加斯CES展上,美國市場的消費者對于3D打印技術的消費,基本符合他們之前的預期,并且3D打印技術可能引領美國技術市場的發展,今年其預計行業收益可能增長38%,達到1.25億美元。看到如此好的行業增長, Technavio(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咨詢公司)的分析師戲稱,3D打印幾乎沒有功能限制,很多領域也在不斷探索中,說不定什么時候,3D打印就可以生產情趣玩具了……(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了……還可定制)
增長是事實,行業仍會不斷發展
我并非是由于上述大佬們的分析而持有這樣的觀點,而是因為我確實看到了其他的證據:比如很多垂直領域的裝備制造業都在大力擁抱3D打印,增材制造前所未有的得到重視,在汽車、航天、醫療和國防設備中,有些甚至處于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個人制造商和小型新興企業也在不同程度地推動這個行業的穩定增長,這讓市場充滿活力。
當消費級3D打印機成功叩響市場,我們還需注意3D打印市場有比較明顯的消費者年齡分層,這是與以前大宗快消品有明顯不同的一個差異。定制化,依據每個人的個人特征創造有差異的消費品,藉此產生顯著的附加值,也讓消費者更加容易產生消費的欲望。這才是真實的,正在發生的3D打印的現實,這才會讓3D打印有真正的長足發展。
即便不靠互聯網的噱頭,3D打印也能像現在這樣活的有滋有味。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