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 3D打印技術,航空航天零件的修復神器
LENS技術,由激光在沉積區域產生熔池并高速移動,材料以粉末或絲狀直接送入高溫熔區,熔化后逐層沉積,稱之為激光直接沉積增材成形技術。該技術只能成形出毛坯,然后依靠數控加工達到其凈尺寸,由于適合加工大型零件,送粉式的LENS技術在航空航天零件修復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國,西安鉑力特的LSF設備就是這類技術的代表。除此之外,典型企業還有美國的OPTOMEC公司,法國BeAM公司,德國通快以及專為CNC機床公司提供增材制造包的HYBRID公司。
本期,我們來看一下西安鉑力特,法國BeAM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情況。
鉑力特
西安鉑力特在2011年成立之前,其依托的西北工業大學與1995年就開創了國內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研究的先河,2012年,鉑力特的“激光立體成形技術及國家C919飛機復雜鈦合金構件生產制造”項目獲得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助。2015年,鉑力特為航空航天領域打印零部件6000多件。
西安鉑力特服務的領域來自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航工業、中國電子、兵器工業以及空客、賽峰、GE等百余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鉑力特LSF系列設備BLT-C600繼2015年捧回紅點設計大獎后,BLT-C600再度登上國際舞臺,斬獲2016年德國IF設計獎,設備不僅在外觀上更富設計感,在功能設計上更注重用戶體驗。
BeAM
法國BeAM的金屬3D打印技術多用于法國的航空航天和飛機制造業,尤其是在修復航空航天零部件方面。在2015一年,其來自美國的一家客戶就用BeAM公司的LENS技術設備修復了超過800件航空航天零部件,這些零部件隨后就被投入重新的飛行使用中。
成立于2012年,到目前為止,BeAM已經售出了三臺工業級金屬3D打印設備:一臺賣給了賽峰集團,兩臺賣給了Chromalloy,Chromalloy是一家提供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制造和維護服務的制造商和運營商。BeAM的下一步將進入國防、核能、石油和天然氣領域。
隨著德國通快的加入,中國3D打印網可以預見,LENS技術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通過為大量的客戶提供打印和零件修復服務的設備廠商,積累了大量的know how, 這些know how將助他們華麗轉身,從設備提供商升級為解決方案提供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