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視角剖析全球3D打印市場及趨勢
3D打印,一個很多年前受人們“冷落”的黑科技,終于在如今的高科技激烈競爭的時代“生機勃發”。在經過資本和商業化的多次“洗禮”之后,3D打印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在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3D打印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日常消費品,成為了企業進行產品開發與小批量制造的必需品,成為軍事研究以及許多新型科技發展的墊腳石。
最近,許多國際權威機構及行業人士都紛紛坦言3D打印正走入一個新的“爆發期”。他們不斷列舉出各種行業權威數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究竟事實是不是這樣呢?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
2016年全球3D打印融資狀況
3D打印從2013年前后開始變得異常火爆,資本也瘋狂追逐。然而,自從2015年股市大跌資本市場由熱轉冷以后,對3D打印項目的投資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VR/AR等行業的火爆,吸引了大批資金轉投其他行業,3D打印更是受到影響。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3D打印還是一項新潮的技術,未來的前景仍然是一片光明的,根據2016年1月-6月份3D打印獲得風險投資的情況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外共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15例,公開投資金額達2.2億美金。其中投資用于生物醫療3D打印的項目5個,涉及植入物、3D打印藥物、生物墨水以及醫療打印服務等;金屬3D打印項目5個,涉及金屬粉末、新型金屬打印技術、低成本桌面金屬打印機等;建筑3D打印項目1個;平臺項目2個,涉及資訊、模型處理;新材料1項;FDM3d打印機1項,涉及6軸機械臂。國外對于3D打印的投資,比較集中于生物和金屬3D打印,15個投資案例中10個集中于這兩個領域。同時,獲得投資的項目大部分技術或模式比較先進,投資金額也比較大。
2016年上半年國內共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11例,公開的投資金額達1.2億人民幣。其中投資用于3D打印云平臺項目5個;3D打印機項目3個;生物醫療3D打印項目2個,涉及仿生骨和足墊;3D創客空間1個。另外還有4家中國的3D打印公司,正在融資,金額都千萬人民幣級別。但與國外不同的是,國內資本一致看好以3D打印技術為基礎的打印服務云平臺,與2015年百花齊放的場面差別很大,這或許與中國特殊的互聯網環境和投資風格有關系。與踏踏實實做實業相比,大部分投資方更喜歡可以快速爆發的互聯網模式。
2013年前后,3D打印的火爆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因此。3D打印行業的爆發還遠未到來。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3D打印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漸深入,逐步代替過去的制造手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應用的不斷突破將會引起3D打印行業的真正爆發。
行業總體市場數據分析
據Gartner發布最新預測指出,2015年全球3D打印機出貨量達21萬7,350臺,高于2014年的10萬8,151臺。照這個趨勢下去,2015年到2018年期間,3D打印機出貨量每年皆呈倍增,預計到2018年將超過230萬臺。
目前,3D打印機市場由7大技術建構而成;該市場在2018年之前會由材料擠制成型技術(materialextrusion)帶動增長,主要因為1,000美元以下的3D打印機開始廣被全球消費者采用,消費3D打印機市場的主要推升力道來自包括價格低廉、性能提升,且在全球各地都買得到。帶動“企業用”3D打印機市場的主要因素則是現已可透過3D打印技術打造原型并制做成品,再加上3D打印機成本下降、質量提升,且可用材料日益多元。
由于市場對相關設備的需求增加,供應指向性能量沉積技術(directed-energydeposition)及粉體熔化成型技術(powderbedfusion)等技術的廠商,未來反而能夠隨著對其設備需求提升而穩住價,并以各種方式提升價值,不必付出高昂代價大打價格戰以吸引并留住企業客戶。終端使用者在擠制成型材料方面的支出,將從2015年的7.89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約69億美元。整體來說,終端用戶在3D打印機方面的支出可望從2015年的16億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4億美元,光聚合固化技術(vatphotopolymerization)、材料噴涂成型(materialjetting)等技術則將是帶動增長的主要來源,在消費與企業用市場的接受度愈來愈高。
產品平均售價(ASP)也隨著技術與市場力量(marketforces)而有所不同,每個市場狀況不盡相同,包括裝置組合、價格與買方需求,都會影響任何一個技術領域中所有3D打印機的平均價格。區間來區分出貨量則要看采用的是何種3D打印機技術,特別值得留意的包括價格最低的1--1,000美元區間,還有多半采用材料擠制成型技術的1,001--2,500美元價格區間,2014年,價格低于1,000美元的3D打印機占據整體價格區間的11.6%,但到了2018年,該類產品在1--2,500美元價格區間的比例將增為28.1%,由于消費與企業用市場逐漸采用3D打印機,隨著愈來愈多企業組織采用低階與中階打印機來行測試與實驗,像這樣價格區間增長速度大不相同的現象將逐漸式微。
這股趨勢將加速發展,原本市場是以習慣使用開放原始碼且不受單一廠商束縛的早期采用者為主,將逐漸演化成以一般消費者為主流,這些早期采用者將對3D打印機利用開放原始碼的初衷生變而大感不滿,但大部分的主流消費者只需要隨插即印功能所提供的簡單一致操作功能就能滿足。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