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生物醫療3D打印領域八大最新進展
隨著技術、材料、投資、政策法規等大環境逐漸改善,3D打印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和醫院采納,成為精確和個性化治療的強有力的輔助手段。而近期一系列生物3D打印領域的驚喜進展,也為我們展現了諸多的可能和機遇。
1.迪拜計劃在其所有醫院中應用3D打印技術
近日,迪拜衛生局(DHA)宣布,到2017年,迪拜所有的醫院將在各種應用中使用3D打印技術,包括3D打印假肢、假牙模具、骨折石膏以及用于術前準備和模擬的3D打印器官。
DHA組織變革部主任MohammadAlRedha博士說,將3D打印技術整合入迪拜所有的醫院的計劃已經制定好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會推進落實。“這種策略將加速醫療程序、節約成本以及幫助醫生在術前階段計劃復雜的手術。”
點評:土豪迪拜在3D打印應用方面一直是“大手筆”的典范,在醫療3D打印方面的規劃布局也接連而至。如果這些規劃能在短期內實現,迪拜無疑將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
2.以干細胞為原料的3D打印骨組織工程支架
荷蘭Maastricht大學Moroni實驗室(歐洲最大的生物制造中心之一)近日研發出一種獨特的3D打印支架,從而為干細胞定向分化成為骨骼細胞創造了有利條件。
項目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通過3D打印支架來控制細胞的“命運”,并建立包括皮膚細胞、骨細胞等細胞結構的完整數據庫。“第一代產品中的細胞是懸浮在水凝膠、或著被植入3D多孔基質當中的,但是這些再生組織會在手術幾年后導致退化,因此還需要再次進行手術。”
要解決這些障礙,3D打印的“智能構建”作用尤為關鍵,它幫助實現對植入干細胞的控制。“更好地控制細胞間的物質互相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維持組織工程的結構和時間。同時也是將細胞保持在原位、控制細胞在3D打印支架中休眠、繁殖和分化的關鍵。”
點評:干細胞分化,是邁向3D打印骨骼植入物非常重要的一步。Maastricht大學此次的研究成果,為3D打印骨骼和關節植入物的開發注入了新的可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