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應用領域格局全解析
目前3D打印仍以工業級為主,但消費級呈爆發態勢。近年來,3D打印在工業應用下游行業不斷拓展,直接零部件制造的占比也逐年提高;個人消費市場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呈現快速爆發趨勢。據WohlersAssociates統計,3D打印技術的行業應用主要分布于消費電子、汽車、醫療、航空航天、建筑、科研等領域。
3D打印技術在消費電子產品開發上優勢明顯。3D打印技術在電子領域主要應用在產品模具和工具的設計制造以及微電路的封裝制造兩個方面。3D打印技術在樣件設計制造上優勢明顯,省去模具制造的過程,可大幅提升研發速度,同時降低了研發失敗的成本。舉例來說,一傳統的電子元件加工固定裝置傳統制造技術需要1個月左右的加工周期,而3D打印工藝僅需48小時,開發周期大大縮短。
3D打印適用于汽車設計制造的原型制造和模具開發等環節。現階段,3D打印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主要在三個方面:1)提高產品設計的速度和性能:包括用于功能性測試的樣件生產,以及生產過程中應用模具的開發制造;2)在維修環節的零部件直接制造;3)個性化和概念汽車部件的直接制造。在汽車部件的直接制造方面,未來可能較快發展起來的是汽車維修和零部件更換。
LocalMotors是一家基于網站社區平臺建立的汽車制造企業。LocalMotors主要面向個性化的小眾汽車市場,公司定下的銷售上限是每種車型的銷售量不會超過2000輛。公司運行方式類似于Shapeways和Kickstarter網站,成品開發完成后會在網上發布,并接受預訂,購買者可以更改部分細節以滿足自身的個性需求。公司開發并銷售的RallyFighter車型,售價75000美元。開發時間僅18個月,開發成本300萬美元,遠低于傳統汽車制造企業。
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空間極大。3D打印技術可主要應用包括:1)無人飛行器的結構件加工;2)生產一些的特殊的加工、組裝工具;3)渦輪葉片、擋風窗體框架、旋流器等零部件的加工。波音(Boeing)公司是率先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飛機設計和制造領域國際航空制造公司。2012年一季度,波音公司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零部件約200件。通用電氣(GE)公司前期收購了MorriesTechnologies等3D打印公司,從2016年起,開始生產第一個增材組件—燃油噴嘴。西門子(Siemens)宣布將在發電和維修部門運用三維打印生產備件和汽油渦輪。
3D打印技術適用于個性化需求。在醫療行業,特別是修復性醫學領域,個性化需求十分明顯。用于治療個體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定制化的,不存在標準的量化生產。而3D打印技術的引入,降低了定制化生產的成本。其主要應用有:1)修復性醫學中的人體移植器官制造,假牙、骨骼、肢體等;2)輔助治療中使用的醫療裝置,如齒形矯正器和助聽器等;3)手術和其他治療過程中使用的輔助裝置。
最具有想象空間是3D生物打印技術。3D生物打印技術可以生產出功能性的人體器官。它利用干細胞為材料,按3D成型技術進行制造。一旦細胞正確著位,便可以生長成器官,“打印”的新生組織會形成自給的血管和內部結構。在這一領域領軍的Organovo公司,已經成功研發打印出心肌組織,肺臟,動靜脈血管等。雖然目前這一技術的應用尚處于試驗階段,但未來有望逐步應用于器官移植手術中。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