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將掀起產業革命 企業生存命脈在于創造力
隨著工業水平的發展,3D打印技術將逐步滲入制造領域,并在該領域中獲取較大的份額,同時也對整個工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3D打印的廣泛應用使得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都可以在企業內部進行,對于大量依靠模仿而生存且缺乏原創設計力量的中國微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3D打印將掀起產業革命企業生存命脈在于創造力
在制造業中,隨著各項科技的進步,產品也在不斷的完善。一件產品從設計到完全成型,中間會經過一年甚至數年的時間,如果采用傳統的工業模式進行生產,那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
其實在實體制造業中有一個問題:設計永遠是設計,如何落地就是裝配車間的問題,而落地應用,一但沒有達到設計的理論數據,一切從頭再來。但其中的問題就出現在設計和生產車間這一區間。
深圳市捷泰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LEO認為:隨著工業水平的發展,3D打印技術將逐步滲入制造領域,并在該領域中獲取較大的份額,同時也對整個工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亟待改革的傳統工藝
據深圳某自行車企業相關人員介紹,他們的在研發時候,經常出現一個問題:設計完后,開模生產,然后等測試數據,調整相關部件并對原模板進行修改,再次開模、生產、測試,然后在根據數據進行調整,這個循環過程不斷在重復上演。重復周期長,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是否有好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3D打印也走向各個行業,但目前諸多企業并不看好3D打印的能力,通常是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1、材料限制:
對于制造行業而言,他們所涉及的材料可謂是五花八門,碳纖維、鈦合金、鋁合金、工程塑料等多種材料讓人眼花繚亂,這類材料如果只是普通材料原材料,可以通過成熟的技術進行制造,從而得出接近實際使用效果的成品。
但在3D打印中,并不是每一種材料都可以進行打印,同時,在這類材料中,有部分材料經過3D打印后的成品,相比傳統工藝制作的成品在強度等特性上還有一定的差異化。
2、高成本
由于3D打印原材料與傳統材料并不相同,就目前國產水平而言,某些特殊材料并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的產量,如果該材料從國外進口,將無法保證成本。
其實對于企業而言,如何快捷的生產出樣品,并通過相關的測試后,可以快速展開生產并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然而,3D打印與傳統工藝制作的方式并不相同,所采用的材料也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碳纖維產品中,目前傳統工藝采用的是包裹式,而在3D打印中,只有通過工藝熔融沉積制造的方式進行生產,如何保證最終的成品具備相同的特性,這是目前3D打印產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3D打印讓科幻成為現實
雖然目前3D打印產業無法快速代替傳統制造工藝,但在某些細分領域中,卻可以有效的代替。同樣,在自行車領域中,禧瑪諾作為自行車產業中的大亨,在其歐洲總部就采用了一臺3D打印機,這樣可以讓設計團隊可以更直觀的進行討論和修改,另外如果需要向客戶展示設計時也可以用來打模,讓客戶有更直觀的了解。
所以,就目前的3D打印產業而言,雖然無法完全替代傳統工藝,但在部分領域中,卻可以有效替代。而3D打印的未來也同樣值得期待:
1、食物
美國3D食品打印初創企業BeeHex透露,將推出第一款消費級產品:Chef3D披薩打印機。該系統從去年開始研發,只需6分鐘,就可制作一個12寸的比薩,并可在約一分鐘的時間內退出系統。為了適應食品制作過程,該機用氣壓系統替換了通常3D打印機使用的疊加制造技術;
2、醫療
在醫療領域中,3D打印血管、骨骼、器官等案例早已數不勝數,據最新案例顯示,3D打印器官已經應用在小白鼠身上,并長出血管與神經。隨著3D打印技術在生物方面的深入,未來的3D打印將有效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
3、訂制化物品
隨著人們對需求的改變,統一標準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眼光,而訂制化的產品,由于采用傳統工藝的手法制作,導致成本高昂。而采用3D打印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更為重要的是,用戶可以自定義自己的產品,完美呈現獨一無二的概念。
3D打印,走向未來的道路
隨著“中國智能制造2025”的腳步,3D打印作為改變生產模式的改革者,將以更廉價、更快捷并且更環保的優勢取代現有中國制造模式。其次,3D打印的廣泛應用使得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都可以在企業內部進行,這將使研發周期縮短并且很好地保護了設計方案。然而,對于大量依靠模仿而生存且缺乏原創設計力量的中國微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而在中國的部分城市中,當地政府已經陸續開始著手對3D打印相關產業進行布局和規劃,從設備研發、軟件設計、材料制備和技術服務等眾多環節全面鼓勵發展3D打印產業。不難想象,如果中國能夠把握此次制造業轉型改革機遇,將成為世界3D打印產業強國,為“中國智能制造2025”建設打下夯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