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產業5年內或迎爆發增長
“這么大的物件也是3D打印出來的?”光博會濱湖機電展臺上,一只碩大的船用水泵輪機葉片模型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圖為:參觀者觀看武漢華中數控展示的國家首個3C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3D打印不僅節省了建模時間,也為下一步精密鑄造夯實了基礎。經過測試,濱湖機電生產的粉末燒結激光快速成型機的打印精度在±0.2毫米,完全滿足國內大型零部件鑄造的精度要求。曹振華說,當前公司正在研發四激光器金屬材料激光快速成型機,未來還將探索陶瓷材料激光快速成型技術。“金屬和陶瓷是未來3D打印輔助制造的發展方向,打印機的技術壁壘已經攻克,難點在于材料。”曹振華介紹,目前濱湖機電已經有能力生產金屬材料激光快速成型機,但是與之相配合的金屬材料必須依靠進口。“國產的金屬粉末和陶瓷粉末質量無法滿足要求,這是制約高端客戶選擇國產3D打印機的一大障礙。”
同樣的話題,在昨日舉行的光博會3D打印國際論壇上,也被屢次提及。“材料不多、質量不高、價格不低,這三大問題亟待解決。”論壇上,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史玉升說,國內3D打印技術研究起步并不比西方發達國家晚,3D打印機的制造水平也足以相提并論,但是無論是從基本的高分子材料,還是高端的金屬、陶瓷材料,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他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材料,打印機再高端,產品也難有用武之地。湖北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周鋼說,經過近30年發展,國內3D打印行業已經擁有了完整的產業鏈。武漢、北京、西安等敢于先行先試的“排頭兵”也逐漸成為聚集企業、人才的發展洼地。據統計,2015年武漢市3D打印產業產值已經超過5億元。“未來5年內,3D打印行業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周鋼說,業內預計,2020年全球3D打印產值有望破2000億元人民幣。國內企業要分好這塊蛋糕,要做的努力還很多。首先,基礎研究要加強,例如材料、激光光源等核心技術研究亟待突破。其次,企業間加強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第三,政府層面,在政策上給予3D打印產業更多扶持。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