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3D打印前景明朗:柔性化成重要趨勢
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超博士
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依托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進行技術產業化而創立,在3D打印領域有哪些核心技術?
郭超:我們的核心技術是粉床式電子束3D打印,它是以電子束作為熱源,在粉床上通過逐層熔化金屬粉末來構建3D實體。全球最早將粉床式電子束金屬3D打印技術商業化的企業是瑞典的Arcam AB公司。我們的技術來源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是國內最早研究該技術的團隊。
電子束3D打印非常有特點,有些激光3D打印做不了的,電子束就可以做。比如對于激光有高反射率的金屬、脆性金屬,電子束打印的效果要優于激光。為此,我們大概從2000年就開始跟蹤這項技術,積累了很多相關專利,比如獲得了國內最早的粉床式電子束金屬3D打印專利。同時,國內第一臺用于實驗室開發新材料的樣機,也是我們團隊做出來的。從去年開始,依托清華大學的技術積累,我們希望將該樣機從實驗室技術轉變成為商業化的產品。
本次展會中,清研智束科技主要展示的產品有哪些?和同類型產品相比,有何特色?
郭超:目前,我們的電子束3D打印設備QbeamLab已經可以接受訂貨。我們都知道,金屬3D打印主要有兩種熱源,一種是激光,另一種就是電子束。其中激光熱源使用的比較多,但是電子束熱源功率可以達到更高水平,大部分能量可以被材料吸收,吸收率達90%甚至更高,因此打印效率更高,一般是激光3D打印設備的2到5倍;另外,電子束3D打印流程更短,整體打印溫度更高,打印出來的結構組織同時經過熱處理,不需要后續熱處理過程;另一方面,電子束3D打印可在真空環境進行,可以最大限度保護材料不被污染,甚至有提純作用。綜合而言,激光和電子束3D打印各具優勢,誰也無法取代對方。
基于電子束3D打印的諸多技術優勢,我們的設備QbeamLab也做了很多創新或改進,以適應柔性化制造的需求。首先是采用主動式送粉方式,對于粉末流動性要求不高,并且粉末利用率大大提升,只需要1到2公斤粉末設備就可以運轉,更利于金屬3D打印技術的應用普及。另外,通過模塊化設計大大增加了設備柔性,例如粉末模塊可整體替換,方便粉末更換和清理,大大提升了設備的使用效率。第三方面是軟件技術,我們的軟件完全自主研發,并做了整合優化。設備可直接讀取三維STL文件,邊切片邊打印。另外我們的軟件中還內置了強大的路徑規劃與能量控制引擎,使得材料工藝開發更加便捷,增強了設備效率及柔性。柔性制造,也是金屬3D打印設備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