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用“3D”打印“夢想”的翅膀
眼下,越來越多的人當起了“創客”,他們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個人設計、個人制造為核心內容,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在紹興柯橋,就有這樣一群80后,將“3D”打印玩得風生水起,最終開啟了自己的創客生涯。
紹興柯橋斯坦電子科技合伙企業是一家主營“3D”打印、機器人與智能硬件開發的公司,坐落于中海國際商業中心。公司創辦人茅威巍和應智是多年的老同學,兩人從小就對四驅賽車之類的組裝作業感興趣,長大后更是一起愛上了“3D”打印和機器人研發。
憑借著對創客文化的一腔熱血,兩人建立了“UNO智造營”,以方便更多的科技愛好者前往交流經驗。雖然,“UNO智造營”能夠滿足自己的愛好,卻不能實現盈利。正在此時,茅威巍聽說紹興的學校即將開展創客教育,而創客教育方面的人才和資源相對短缺。于是,茅威巍萌生了可以與學校合作,幫助建立創新實驗室,開設創客課程的想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UNO智造營”建設成功了,他們還幫助當地6所學校建起了新實驗室。今年8月,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茅威巍與應智放棄了原來的工作,從零開始,創辦起現在的斯坦科技公司。
“與學校合作的初衷,是希望能培養更多熱愛科技的孩子。”茅威巍說,很多孩子質疑自己學習的知識,不能應用到生活中去,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創客教育,不僅能讓他們體會科技的魅力,也能學以致用,產生學習動力。
為此,斯坦科技公司不僅幫助學校建立起創新實驗室,還親自編寫適合學子的創客教材與軟件。目前,課件已經從小學四年級研發到了初三的內容,并且仍在不斷升級中。
為了更好地發揮“3D打印”技術的作用,斯坦科技公司還加入了全國創客空間的“展翼計劃”。
通過“3D打印”,他們制作出了可以進行抓取動作的“義肢”,并且計劃每個月向一個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免費私人訂制。“我們希望通過這雙隱形的翅膀,幫助那些肢殘孩子重塑自信心。”茅威巍笑著說,雖然制作義肢耗時耗力,但他們想要幫助這些孩子開心地成長。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