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正在創造的七個趨勢
10年前在PC如日中天的時代,微軟是唯一一家市值擠進全球前20的科技公司。5年前,按市值排名的五大公司中有五家從事石油行業:埃克森、中國石油和荷蘭皇家殼牌,這依然是工業經濟時代的代表,能源企業占據優勢。隨著能源行業沒落,五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創造的數字平臺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從智能手機到云計算平臺,再到手機聊天應用。互聯網科技公司已然成為世界經濟中的新領導者。
從美國五大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產品技術發展路徑和方向看,主要呈現以下7個趨勢:
趨勢一:云計算服務成為業務新方向
Gartner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已達1750億美元,預計2016年達2030億美元,2019年達到3120億美元。與全球云計算市場相比,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尚小,占比不足5%。在云計算投入方面,亞馬遜、微軟和Google投入力度最大。
其中,亞馬遜在公共云服務市場排名全球第一,占據超過30%的市場份額,AWS(Amazon Web Services)除了提供基礎存儲和計算服務之類的IaaS(基礎設施云服務)以外,還提供數據分析、電子郵件、搜索和工作流等成百上千種其他的服務和功能,而提供這些附加服務的邊際成本幾乎為0。
微軟作為傳統的IT巨頭,在向云計算服務轉身的過程中速度迅猛,憑借其Office365和Azure的云服務雙引擎獲得了市場第二的位置。
Google的云計算平臺GAE是從PaaS(平臺即服務)起家,聚焦開發者人群,未來Google的方向會是聚焦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的云服務方面,同時Google在云數據中心和硬件方面也擁有獨特的技術,比如Google將DeepMind的機器學習系統用在了控制部分數據中心上,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還能提高能源效率。
Facebook與蘋果則主要聚焦在給消費者提供服務方面,目前并未為企業提供云服務。
趨勢二: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領域
以計算機視覺處理、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神經網絡訓練與深度學習技術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應用到大量的場景中。AlphaGo與人之間的人機大戰,引爆了世界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
2010年以來,蘋果已悄無聲息收購了15家人工智能公司,并將其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到各種產品之中,以機器智能和平衡個人用戶的隱私為主,具體在Siri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布局,蘋果還宣布與IBM共同開發人工智能健康數據平臺。
Google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很廣,在云服務中開源第二代機器學習系統TensorFlow,在人工智能硬件方面投入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TPU,未來的應用領域會從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到虛擬現實多個產品中。
Facebook的人工智能研究深深依托于社交網絡的發展,從Facebook產品中獲得數據,訓練數據,得到的人工智能產品也發過來服務于社交網絡的用戶。
微軟則認為未來開啟對話即平臺Conversations as a Platform(CaaP)時代,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智能助手、VR等領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