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骨科3D打印技術助力75歲阿婆精準置換膝關節
時間:2023-08-10 11:47 來源:遵醫五院 作者:admin 閱讀:次
2023年7月,75歲高齡的鐘阿婆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遵醫五院骨一科門診就診,家屬告知醫生,阿婆的右膝關節疼痛了十來年了,曾經去過很多醫院進行保守治療,但疼痛反反復復,都沒能根治。
到遵醫五院看病之前的幾天,鐘阿婆在一家醫院住院治療,本下定決心聽從醫生的建議,行膝關節置換手術,但是醫院給她做了術前檢查后,發現老人家心臟功能很差,手術風險非常高,遲遲不敢給她做手術。保守治療了幾天后,鐘阿婆疼痛沒能緩解,家人愁容滿面,偶然間聽到一朋友介紹說遵醫五院骨一科有數字骨科技術,所以立即帶著阿婆出院,來到遵醫五院骨一科門診咨詢。
經門診醫生介紹后,鐘阿婆和家屬得知,目前遵醫五院骨一科開展數字骨科技術,對髖膝關節置換的病人進行術前個性化3D導板設計,可以讓手術更快速、更精準,從而可以減少手術并發癥,縮短手術時間。家屬了解情況后,立即給阿婆辦理了住院手續。骨一科主任李松軍在得知情況后,立即讓管床醫生快速完善了術前檢查,并利用下肢CT數據進行建模,3D打印個性化手術導板。檢查結果出來后,發現阿婆心功能極差,心臟射血分數只有40%(正常值為50%-70%),且有房顫伴預激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多發腔隙性腦梗死等多種基礎疾病,手術風險非常高。這種情況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術中心臟一旦承受不住,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手術必須快速完成,且保證術中盡可能出血少,減少心臟負荷。
如何安全快速且保質完成手術?李松軍主任團隊經過反復研究術前資料、術前3D導板設計打印、術前手術規劃,以及詳細的圍術期準備后,7月11日,鐘阿婆的手術順利完成。術前,阿婆因疼痛不敢行走,只能每日坐在床上和輪椅上活動,而手術后第2天,阿婆就開始下床行走活動,阿婆的兒子兒媳看著恢復良好的媽媽,終于喜笑顏開,開心地對醫生說:“非常感謝遵醫五院和骨一科團隊,讓我媽媽手術這么順利,恢復得這么好!”近日,阿婆在家屬的陪同下順利出院。
什么是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加,老年人出現膝關節痛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據統計,60歲以上社區人群患病率可達60.1%。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已被證實是治療終末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即是將人體膝關節被破壞的關節軟骨切除,替換為金屬材料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人工關節假體,膝關節置換假體包括:股骨髁、脛骨平臺、墊片,膝關節假體通常使用“骨水泥”固定。
3D打印手術導板引導下人工膝關節置換有什么優勢?
傳統膝關節置換術的截骨依賴于通用截骨組件進行,即使精準的傳統截骨器械,與實際解剖相比準確性僅約為 75%,加之截骨組件的磨損、術者經驗不足、解剖變異和膝關節畸形等情況,都會導致截骨偏差進一步加大,進而可能導致手術效果不佳而降低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甚至短期內即需要進行翻修手術,給患者帶來痛苦的同時也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基于患者個人CT檢查數據,3D打印制定個性化手術導板,真正做到個體化、精準化,可獲得良好的匹配性和精準的假體對線、對位,從而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及假體使用期限,并減少手術時間、減少出血、有效防止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到遵醫五院看病之前的幾天,鐘阿婆在一家醫院住院治療,本下定決心聽從醫生的建議,行膝關節置換手術,但是醫院給她做了術前檢查后,發現老人家心臟功能很差,手術風險非常高,遲遲不敢給她做手術。保守治療了幾天后,鐘阿婆疼痛沒能緩解,家人愁容滿面,偶然間聽到一朋友介紹說遵醫五院骨一科有數字骨科技術,所以立即帶著阿婆出院,來到遵醫五院骨一科門診咨詢。
經門診醫生介紹后,鐘阿婆和家屬得知,目前遵醫五院骨一科開展數字骨科技術,對髖膝關節置換的病人進行術前個性化3D導板設計,可以讓手術更快速、更精準,從而可以減少手術并發癥,縮短手術時間。家屬了解情況后,立即給阿婆辦理了住院手續。骨一科主任李松軍在得知情況后,立即讓管床醫生快速完善了術前檢查,并利用下肢CT數據進行建模,3D打印個性化手術導板。檢查結果出來后,發現阿婆心功能極差,心臟射血分數只有40%(正常值為50%-70%),且有房顫伴預激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多發腔隙性腦梗死等多種基礎疾病,手術風險非常高。這種情況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術中心臟一旦承受不住,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手術必須快速完成,且保證術中盡可能出血少,減少心臟負荷。

如何安全快速且保質完成手術?李松軍主任團隊經過反復研究術前資料、術前3D導板設計打印、術前手術規劃,以及詳細的圍術期準備后,7月11日,鐘阿婆的手術順利完成。術前,阿婆因疼痛不敢行走,只能每日坐在床上和輪椅上活動,而手術后第2天,阿婆就開始下床行走活動,阿婆的兒子兒媳看著恢復良好的媽媽,終于喜笑顏開,開心地對醫生說:“非常感謝遵醫五院和骨一科團隊,讓我媽媽手術這么順利,恢復得這么好!”近日,阿婆在家屬的陪同下順利出院。
什么是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加,老年人出現膝關節痛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據統計,60歲以上社區人群患病率可達60.1%。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已被證實是治療終末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即是將人體膝關節被破壞的關節軟骨切除,替換為金屬材料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人工關節假體,膝關節置換假體包括:股骨髁、脛骨平臺、墊片,膝關節假體通常使用“骨水泥”固定。
3D打印手術導板引導下人工膝關節置換有什么優勢?
傳統膝關節置換術的截骨依賴于通用截骨組件進行,即使精準的傳統截骨器械,與實際解剖相比準確性僅約為 75%,加之截骨組件的磨損、術者經驗不足、解剖變異和膝關節畸形等情況,都會導致截骨偏差進一步加大,進而可能導致手術效果不佳而降低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甚至短期內即需要進行翻修手術,給患者帶來痛苦的同時也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基于患者個人CT檢查數據,3D打印制定個性化手術導板,真正做到個體化、精準化,可獲得良好的匹配性和精準的假體對線、對位,從而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及假體使用期限,并減少手術時間、減少出血、有效防止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