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人員開發了由增強現實眼鏡控制的3D打印手部假肢
時間:2020-03-14 17:09 來源:中國3D打印網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中國3D打印網3月14日訊,一組德國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的《通過使用增強現實眼鏡進行跟蹤來對個性化手部假肢/骨骼進行非接觸式視覺控制》中,詳細介紹了使用3D打印技術開發的一種獨特的系統使用簡單的命令來激活手部假肢。為幫助截肢者而創建,3D打印的柔性指針與電動外骨骼集成在一起。病人使用的唯一接口是通過增強現實(AR)形式的光學透明眼鏡(OSTG)并配備前置攝像頭。假體上附著的標記是紅外LED或“膠合點”。識別標記后,由于特殊算法,每個設備的坐標系統都將連接起來。手部假體可以是任何活動的機動手部假體或機械臂。
該設計允許在AR眼鏡和假體之間固定觀察方向,而不是像人們自然期望的那樣固定在眼睛之間。假體還可以通過控制面板工作,該控制面板可以始終疊加在AR眼鏡上,也可以僅根據需要視觀察方向而定。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在最簡單的情況下,控制面板可能包含虛擬的'按鈕',當觀看者的視線持續超過一秒鐘時就會觸發。此外,用戶還可以以定義的觀看方向最小移動形式執行命令。針對這個發展中概念的命令可能會導致以下運動:手完全合上,朝相反方向運動,手完全合上,手半合打開和拇指運動。根據他們對假肢功能的偏好,用戶可以自定義命令。實際上,它們可能能夠擴展動作,例如在受到特定的接觸和壓力觸發時切斷設備。

該設計允許在AR眼鏡和假體之間固定觀察方向,而不是像人們自然期望的那樣固定在眼睛之間。假體還可以通過控制面板工作,該控制面板可以始終疊加在AR眼鏡上,也可以僅根據需要視觀察方向而定。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在最簡單的情況下,控制面板可能包含虛擬的'按鈕',當觀看者的視線持續超過一秒鐘時就會觸發。此外,用戶還可以以定義的觀看方向最小移動形式執行命令。針對這個發展中概念的命令可能會導致以下運動:手完全合上,朝相反方向運動,手完全合上,手半合打開和拇指運動。根據他們對假肢功能的偏好,用戶可以自定義命令。實際上,它們可能能夠擴展動作,例如在受到特定的接觸和壓力觸發時切斷設備。

這種假肢概念還可以選擇設置用于視線跟蹤的攝像頭,從而可以更好地控制面板上的命令。研究人員總結到:“僅使用AR眼鏡(無需通過EMG,EOG或EEG進行任何其他復雜信號檢測)來控制假體或機器人手是新的發現,并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簡化患者的假體設備的可用性。使被截肢者的手部假體個性化的另一步驟可能是使用易于操作且價格便宜的標準機動性外骨骼,而不是使用復雜的手部假體,并用健康手的激光掃描儀(如果有)替換缺失的手,或者志愿者的手。如果可以掃描健康的手,則數據可以鏡像到人的另一側,以替換丟失的手,并使用柔性和輕型聚合物材料進行3D打印。然后,該個性化的手替換物可以與相同的方式配備有外骨骼。
中國3D打印網點評:3D打印已在全球假肢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公益性的e-NABLE等組織,創建和分發假肢,甚至為殘疾貓狗等安裝假肢。在將來,隨著假肢技術和發展,3D打印技術也必將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