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R和Freemelt在MILAM2025期間展示鎢合金3D打印穿甲彈
2025年3月25日,在上個月的MILAM2025論壇期間,美國材料和制造技術開發商HAMR Industrie和Freemelt聯手展示了它們在鎢增材制造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亮點之一是幾枚打印好的鎢合金穿甲彈。這些高精度彈藥部件都是通過Neighborhood 91園區的 Freemelt One EB-PBF系統直接制造出來的。

鎢,以高達3422°C的熔點而聞名(所有金屬中最高),這使它成為高溫應用的理想材料。除了出色的熔點,鎢在高溫下的剛度和強度同樣令人矚目,這使得它在航空航天、軍事和核能等高要求領域中備受青睞。然而,鎢的高熔點和加工難度一直限制了傳統制造方法的應用。電子束粉末床熔合(EB-PBF)技術的出現為這些挑戰提供了解決方案。EB-PBF技術能夠在高溫下精確控制材料的熔化過程,并維持一個受控的熱環境,這對于生產易裂材料的復雜組件至關重要。通過EB-PBF技術,鎢以及合金的制造過程得到了優化,提高了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3D打印鎢基材的難題
鎢具有許多寶貴的特性:低熱膨脹系數、高熱導率、低蒸汽壓以及出色的抗輻射性。這些特性使鎢成為制造白熾燈燈絲、電子發射器、X射線發生器靶材以及輻射屏蔽材料的理想選擇之一。此外,鎢在極端條件下的彈性可用于在核聚變反應堆中,特別是在面向等離子體的部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材料。
鎢材料在傳統制造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如易碎性、加工難度等)以及增材制造技術能夠提供的高度設計靈活性和復雜結構制造能力,共同推動了對使用增材制造技術來加工鎢材料的研究和探索。盡管如此,激光束粉末床熔合(LB-PBF)技術在處理鎢材料時的成功率有限,主要是因為該工藝通常在約200°C的溫度下運行。到目前為止,使用LB-PBF生產完全致密且無裂紋的鎢部件仍然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
電子束粉末床熔合技術在真空環境中運行,并將工藝溫度維持在1000°C以上。得益于電子束的無慣性偏轉技術,可以實現每秒幾公里的高速掃描,這使得即便是在保持材料化學純度的同時,也能有效地熔化那些容易開裂的材料。最近的研究表明,通過在足夠高的溫度下使用EB-PBF技術,以保持材料的延展性,可以成功打印出全密度且無裂紋的鎢部件。

Freemelt的EB-PBF創新與鎢增材制造優化
Freemelt通過調整和優化它的工業級eMelt系統,促進了高質量鎢部件的增材制造。鎢材料在公司的材料產品線中占據核心地位,與鈦和銅一樣,是公司基礎材料組合中的關鍵元素。采用EB-PBF技術加工純鎢,該公司能夠形成高密度、無裂紋的微結構。早期研究通常采用線性熔化策略,而Freemelt現在也在探索點熔化方法,該方法通過專有的Pixelmelt®軟件實現,提高了光束功率效率,有望提升鎢組件制造的生產率。
Freemelt的電子束源,一個配備激光加熱陰極的二極管型電子束源,確保在0–6 kW的功率范圍內實現穩定的束斑質量。這與其它系統在2 kW以上功率水平下可能出現的束斑質量下降形成對比。總體而言,Freemelt的獨特光束源配置使得電子束粉末床熔合工藝能夠在預熱、熱管理以及整個熔化過程中使用高功率。這不僅展現了公司在處理純鎢材料方面的新方法和改進,還實現了更廣泛的工藝參數范圍、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優質的部件質量以及更穩定的制造流程。
來源:https://nanjixiong.com/thread-174444-1-1.html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