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3D打印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時間:2023-03-08 09:34 來源:中商情報網 作者:admin 閱讀:次
中國3D打印行業相對歐美國家起步較晚,在經歷了初期產業鏈分離、原材料不成熟、技術標準不統一與不完善及成本昂貴等問題后,當前中國3D打印已日趨成熟,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3D打印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已基本同步,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3D打印等部分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研制出光固化、選區激光燒結、選區激光熔融、激光近凈成形、熔融沉積成形、電子束熔化成形等工藝設備。
一、3D打印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
受3D打印產品逐步規模化應用和部分積壓的3D打印設備需求釋放的帶動,2021年中國3D打印產業規模增速加快,產業規模增至216.5億元。隨著3D打印產品在已有場景中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張,以及新場景、新應用的不斷開拓,預計2023年中國3D打印產業規模將突破400億元。
2、產業結構
中國3D打印設備規模占比達45.0%,3D打印服務和3D打印材料規模占比超25%。
3、產業布局
我國3D打印產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中西部地區。
4、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市場的主流設備品牌包括聯泰、EOS、華曙、鉑力特、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數據顯示,聯泰在3D打印行業中市場占比最大達16.4%,其次為Stratasys和EOS,分別占比14.8%和13.1%。
5、重點企業分析
隨著國內3D打印企業技術的不斷積累,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快速縮小,在大尺寸成型等部分領域甚至實現了反超,優秀企業不斷涌現,以鉑力特、華曙高科、聯泰科技等為代表,綜合實力雄厚,屬于行業領軍企業。
二、3D打印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增材制造技術發展,陸續推出《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 年)》《“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產業政策規劃,為我國增材制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動增材制造行業進入長期快速增長通道。
2、行業生態體系加速成形
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入,圍繞增材制造設備、軟件、材料、工藝及相關方向逐步形成了行業生態體系,包含增材制造設備的研發、生產,材料的研發、制備,以及去除、回收等工藝及裝備,后續加工、精加工、熱處理等后處理,與傳統加工技術及裝備的結合,輔助設計軟件、工程處理軟件、仿真模擬軟件、智能處理軟件、云管理平臺以及工業化生產和調度的制造執行系統等,各方面充分協同,形成了更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推動產業發展。
3、行業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潛力巨大
近年來,增材制造的應用已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模具等多個行業領域內取得了重大進展,并逐步擴展到個性化穿戴等與個體聯系緊密的領域。相對傳統制造業龐大的應用場景,增材制造的應用場景仍有很大潛力待挖掘,未來隨著增材制造在更多領域進行推廣并在各行業領域內進一步深度普及,增材制造將獲得更廣闊的增量市場。
4、行業應用不斷深化
隨著增材制造技術,尤其是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的進步,行業開始擺脫只能“造型”的限制,而是與眾多傳統加工制造技術手段一樣,成為現代制造的重要工藝,直接生產終端零部件。航空航天、醫療、汽車、模具等工業領域內,開始采用多臺增材制造設備作為生產工具來提供批量化的生產服務,與傳統制造融為一體,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一、3D打印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
受3D打印產品逐步規模化應用和部分積壓的3D打印設備需求釋放的帶動,2021年中國3D打印產業規模增速加快,產業規模增至216.5億元。隨著3D打印產品在已有場景中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張,以及新場景、新應用的不斷開拓,預計2023年中國3D打印產業規模將突破4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業結構
中國3D打印設備規模占比達45.0%,3D打印服務和3D打印材料規模占比超2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產業布局
我國3D打印產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中西部地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市場的主流設備品牌包括聯泰、EOS、華曙、鉑力特、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數據顯示,聯泰在3D打印行業中市場占比最大達16.4%,其次為Stratasys和EOS,分別占比14.8%和13.1%。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分析
隨著國內3D打印企業技術的不斷積累,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快速縮小,在大尺寸成型等部分領域甚至實現了反超,優秀企業不斷涌現,以鉑力特、華曙高科、聯泰科技等為代表,綜合實力雄厚,屬于行業領軍企業。

1、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增材制造技術發展,陸續推出《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 年)》《“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產業政策規劃,為我國增材制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動增材制造行業進入長期快速增長通道。
2、行業生態體系加速成形
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入,圍繞增材制造設備、軟件、材料、工藝及相關方向逐步形成了行業生態體系,包含增材制造設備的研發、生產,材料的研發、制備,以及去除、回收等工藝及裝備,后續加工、精加工、熱處理等后處理,與傳統加工技術及裝備的結合,輔助設計軟件、工程處理軟件、仿真模擬軟件、智能處理軟件、云管理平臺以及工業化生產和調度的制造執行系統等,各方面充分協同,形成了更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推動產業發展。
3、行業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潛力巨大
近年來,增材制造的應用已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模具等多個行業領域內取得了重大進展,并逐步擴展到個性化穿戴等與個體聯系緊密的領域。相對傳統制造業龐大的應用場景,增材制造的應用場景仍有很大潛力待挖掘,未來隨著增材制造在更多領域進行推廣并在各行業領域內進一步深度普及,增材制造將獲得更廣闊的增量市場。
4、行業應用不斷深化
隨著增材制造技術,尤其是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的進步,行業開始擺脫只能“造型”的限制,而是與眾多傳統加工制造技術手段一樣,成為現代制造的重要工藝,直接生產終端零部件。航空航天、醫療、汽車、模具等工業領域內,開始采用多臺增材制造設備作為生產工具來提供批量化的生產服務,與傳統制造融為一體,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