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智能制造產業鏈 3D打印成重點
《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標志著提升制造業水平成為未來十年的國策。其中智能制造是核心,也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智能制造有望成為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主題之一。我們梳理了智能制造產業鏈及相關上市公司,并提出了選股思路及重點關注標的。
智能制造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將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并通過各類感知技術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通過工業以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工業服務器,在工業軟件系統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并與企業資源管理軟件相結合,提供最優化的生產方案或者定制化生產,最終實現智能化生產。
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上升、企業生產效率提升是智能制造的內在推動力,提升制造業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是國家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方向,并從各個角度予以政策上大力支持;同時疊加進口替代的大方向,智能制造領域將為成為未來最具成長性的細分領域之一。
智能制造包括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和智能化四個層次,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機器人、數控機床、服務機器人、其他自動化裝備),工業互聯網(機器視覺、傳感器、RFID、工業以太網)、工業軟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
3D打印:預計未來3D打印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8年全球3D打印總收入突破100億美元。國內3D打印尚處在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就是智能工廠的神經。通過各種信息采集和感知技術,將生產中的信息轉為數字信號,通過無線傳輸、總線技術或者工業以太網等技術將信號傳遞給計算機系統或者展示給生產人員,經過數據分析處理后,實施更加精確和效率更高的工業生產操作。
工業軟件:國內工業軟件ERP滲透率相對較高,而MES/DCS等生產環節控制軟件普及率還相當低。據統計中國到2015年,工業軟件的市場需求將會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而在這個市場上,仍然以國外的軟件公司為主導,國內廠商國產替代的空間巨大。
工業機器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到2020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將達到60萬臺,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會超過400億元。
再考慮到出口因素,國內有望誕生銷售額過百億的機器人公司。
我們看好擁有技術優勢的自動化產品及裝備制造商以及自動化生產線集成經驗豐富的系統集成商。推薦智能制造的“九朵金花”——埃斯頓、機器人、匯川技術、東土科技、海得控制、鼎捷軟件、黃河旋風、康力電梯、大族激光。對于這些公司,“風”來了則是炒作龍頭;長線持有亦是不錯選擇,但需要避免在估值過高的點位介入。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