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目前國內年銷售萬臺以上”
本文原題說年銷售上千,我想怎么也得上萬吧。呵呵,不信大家可以看下邊的圖:
taobao某一品牌3D打印機1月銷量
在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下稱“上交會”)現場,雖然看不到國外研究人員用3D打印機制造出的“人造耳朵”、“人造肝臟”(詳見早報2月22日A38版《“3D打印”再造人體器官》),但你至少能看到同樣原理制造的玩具飾品、日用產品、重工產品等。
3D打印技術專區是本屆上交會最受歡迎的展區。組委會稱,在3D打印技術專區,匯聚了歐美和國內近30家全球企業和機構不同的3D打印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
“還是別叫3D打印,叫快速成型吧。”某高校背景的展臺工作人員如是說。
家用3D打印的“成本”
通俗點講,輿論所宣揚的3D打印走進了日常生活,只是強調了其娛樂功能,但這種娛樂的代價實際上不低。
“一些小型的熔融擠壓成型機可以看做是家用的‘娛樂版’3D打印機,價位和材料相對比較便宜。”上海富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富斐科技”)技術負責人說。
所謂熔融擠壓成型,就是通過將絲狀材料塑料從加熱的噴嘴擠出,按照零件每一層的預定軌跡,以固定的速率進行熔體沉積,每完成一層,便進行新一層制作,如此反復,最終實現零件的沉積成型。3D打印機所使用的材料多為ABS塑料、PLA(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等。
早報記者在上交會現場問詢到多家可推向家用的熔融擠壓成型3D打印機,價格從6000多元到5萬元不等。南京寶巖自動化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寶巖”)展示了8600元的機器;教育部快速成型工程中心的產業化實體——具有西安交大背景的陜西恒通智能機器有限公司(下稱“恒通智能”)推出兩款價位分別為6800元、19800元的3D打印機;富斐科技代理的一款美國機器為不到5萬元。
打印所用的ABS塑料等的價格同樣有所差異。南京寶巖使用的國內ABS塑料為300元每公斤,富斐科技代理的進口ABS塑料每公斤售價達13000元。
有了機器和材料,不代表打印就能開工。恒通智能銷售經理李裔喆對早報記者說,真正進行3D打印,需要連接裝有相應建模軟件系統的電腦,并有人能使用操作軟件,而這一要求是3D打印機實現家用的一大阻礙。
據早報記者向軟件系統提供商了解,工業級別的系統價格高達10多萬元,不過鑒于家用的非精密性,非3D打印專業的建模軟件也可使用。
由此,可大致計算出家用3D打印技術的成本。
此外,10厘米高的瘦長型物品的打印時間需耗費兩三個小時,不過它呈現出的樣子未必能夠讓制作者滿意。
前述富斐科技技術負責人稱,由于熔融成型設備的工作原理,所打印出的物品只是單一顏色,需要后期的上色,要是多種色彩直接被打印出,需使用其他類型打印機配以石膏材料打印,成本更貴。
主要消費群:企業和學校
在3D打印技術專區,更多產品的價格實際上是離普通人很遠的。
恒通智能長于制造比熔融擠壓成型機更精細的光固化激光快速成型機(下稱“光固化打印機”),其于1997年便制作出第一臺光固化打印機,報價為每臺40萬元到160萬元。李裔喆說,國內光固化打印機每年的需求在200多臺,其中,該公司國內銷售占比約為80%-90%。
光固化工藝是指,以液態光敏樹脂為原料,在計算機控制下,紫外激光按照加工零件的分層截面信息,逐層對樹脂進行掃描,使其產生光聚合反應,從而形成零件的一個薄層截面。當一層固化完畢后,進行下一層建造。
富斐科技于2003年成立,主要代理國外3D打印機以及材料的銷售,也為企業提供快速成型器件的加工服務,其公司銷售的最貴一臺3D打印機使用的是金屬材料,報價約為七八百萬元。
在材料上,液態光敏樹脂價格依照國產和進口的不同,從1000元每公斤到2500元每公斤不等。
某科研機構展臺展示了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所需的一個金屬構件,展示人員透露,該產品整體一次成型,造價數百萬元。
現階段,負擔這么高使用成本的,更多的是企業。
前述富斐科技技術負責人稱,3D打印機不適合大批量生產產品,因為成本太高,在工業科研領域應用較多的就是結構驗證、研發、小批量生產等。由于3D打印比傳統的建造開模更節省時間成本,在結構驗證或產品研發方面應用很廣,而3D打印出的產品,通過對其使用硅膠附著的方式建一個簡單的模具,也可以進行小批量生產,當企業對新產品市場接受度不明時,可利用這個方法進行試水。
該負責人同時說明,由于3D打印使用的是一次整體成型,沒有焊接等工序,對于特殊部件建造很有幫助。
而在一些企業看來,學校的應用市場也有待開發。南京寶巖總經理吳曉敏稱,之前該公司產品很大一部分被高校教師購買,而實際上,學習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學生或許會成為潛在消費群。該公司的主打產品的銷售價為5.5萬元。
不過,在實際應用中,也有企業并非需要購買設備進行生產,完全可以請代理或者制造3D打印機的企業進行代工。
前述富斐科技技術負責人透露,在該公司近億元的營收中,約有3000萬元來自為其他企業做的服務,其中最大的一單為200萬元,為某家電企業進行小批量生產。其估算,目前國內3D打印機的銷售規模在千臺以上,全國的3D打印服務市場應有5億元規模。
據記者了解,不同的公司對于服務價格的定價方式有所不同,有企業按照重量收取加工費,也有企業在初加工時不收費,但會對后期的上色、拋光等按照服務標準收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