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連續液態成形打印出現了,比普通3D打印快100倍
去年刷爆你朋友圈的黑科技公司Carbon 3D,
他的商業用產品終于發布了!
他的產品就是
采用CLIP(連續液態界面成形)技術
第一款商業3D打印機M1
打印埃菲爾鐵塔
像是加了特效一樣duang~
就從液面上“拉”了出來
打印空心球體模型
也一樣從下面慢慢浮出
這感覺就像
終結者2中的液態機人-T1000
感覺有點怕怕
眾所周知,當今3D打印最大的成本不是材料,而是時間!打印一個拳頭大小的東西,依據精細程度不同,耗時可以達到半天甚至幾天!打印時間已經成為制約3D打印推向市場,尤其是商業級市場的最大瓶頸!
而Carbon 3D的技術優勢就是在于他們的機器不像其他的那樣逐層打印成形,它是連續液態界面成形,因此比別人家快25-100倍!
- 技術 -
Carbon 3D成功的核心技術 CLIP,全名是: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 technology(連續液體界面提取技術)。
CLIP打印技術原理大致如下:打印裝置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既可以通氧氣,又可以通光線,類似隱形眼鏡。光的作用是引發聚合成型(固化),而氧氣的重要作用是阻止不需要打印的部分不聚合成型(不固化),通過特殊的精確控制技術,讓需要固化的部分固化,不需要固化的部分被氧氣得到阻止,打印最終完美呈現出產品,所以結果是一個成型的東西像是從液體中“提”了出來。自然打印速度也就成百倍的提高了。
CLIP和目前已有的光固化技術(SLA,stereolithography)有何不同?二者的不同點在于,SLA技術中,有一束紫外線激光在液態樹脂中逐點掃描出每層的輪廓,而CLIP是將整個橫截面投射在水槽底部。
據說,技術靈感來自電影《終結者2》,簡單描述就是原本地上一灘液體,突然就變形豎立起來變成了一個可以行走的人了。CLIP打印技術相似,打印出來的物品像是直接從液體中“提”出來的,但是CLIP更具選擇性。打印一個球只花了6.5分鐘,而傳統打印技術需要幾個小時。
M1打印演示視頻 ↓↓↓
視頻來源:Carbon公司
光固化Deadzone(死區)工作原理演示
- 參數 -
M1型號打印機的成形空間為144mmx81mmx330mm,其描述的優點包括:
1. 結實的鋁合金平臺,可以承受高負荷使用;
2. 腳踩踏板即可打開的成形保護罩;
3. 氧氣通透裝置使用壽命長、便于清洗、可以使用于(所提供的)任何材料;
4. 高性能的LED光源,75微米像素
- 材料 -
Carbon3D這次發布了五種類型的材料。
分別為:硬聚氨酯;柔性聚氨酯;彈性聚氨酯;氰酸酯;一般樹脂(類似SLA使用的,有多種顏色可選)
- 價格 -
說到現在,很多朋友可能很想知道M1 3D打印機的價格。有趣的是,Carbon M1目前并沒有采用真正的買斷式銷售,而是類似租用,每年需要支付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的費用,其中包括維護等服務。
- 缺陷 -
除了不菲的價格,M1如此小的成形空間,也是遠遠低于行業預期的。144mmx81mmx330mm的成形尺寸,和Carbon3D用來做演示的設備尺寸大致相同。對于光敏樹脂的高速打印,當分離速度達到一定量時,最大的制約就是樹脂的回流速度了,尤其當樹脂的粘度比較高的時候。現在看來,在過去這一年里,Carbon3D顯然并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大面積樹脂快速回流這個方案。然,看到問題的時候要看到機遇,如果哪家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趕快申請專利吧!那必然是好幾億人民幣的技術了。
- 回顧 -
Carbon3D公司成立于2013年,創始人都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CEO是教堂山分校的化學工程教授Joseph M. DeSimone,CTO是Alex Ermoshkin,還有同樣也是化學工程教授的Edward T. Samulski。這家公司目前從紅杉資本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投資。DeSimone還在3月16日的TED上演講,介紹這項新技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