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之SLS原理
●什么是3D打印技術之SLS
【技術原理】:
該技術采用鋪粉將一層粉末材料平鋪在已成型零件的上表面,并加熱至恰好低于該粉末燒結點的某一溫度,控制系統控制激光束按照該層的截面輪廓在粉層上掃描,使粉末的溫度升到熔化點,進行燒結并與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實現粘結。一層完成后,工作臺下降一層厚度,鋪料輥在上面鋪上一層均勻密實粉末,進行新一層截面的燒結,直至完成整個模型。
【SLS技術的優點】:
1)可用多種材料。其可用材料包括高分子、金屬、陶瓷、石膏、尼龍等多種粉末材料。特別是金屬粉末材料,是目前3D打印技術中最熱門的發展方向之一。
2)制造工藝簡單。由于可用材料比較多,該工藝按材料的不同可以直接生產復雜形狀的原型、型腔模三維構建或部件及工具。
3)高精度。一般能夠達到工件整體范圍內(0.05-2.5)mm的公差。
4)無需支撐結構。疊層過程出現的懸空層可直接由未燒結的粉末來支撐。
5)材料利用率高。由于不需要支撐,無需添加底座,為常見幾種3D打印技術中材料利用率最高的,且價格相對便宜。
【SLS技術的缺點】:
1)表面粗糙。由于原材料是粉狀的,原型建造是由材料粉層經過加熱熔化實現逐層粘結的,因此,原型表面嚴格講是粉粒狀的,因而表面質量不高。
2)燒結過程有異味。 SLS工藝中粉層需要激光使其加熱達到熔化狀態,高分子材料或者粉粒在激光燒結時會揮發異味氣體。
3)無法直接成型高性能的金屬盒陶瓷零件,成型大尺寸零件時容易發生翹曲變形。
4)加工時間長。加工前,要有2小時的預熱時間;零件構建后,要花5~10小時時間冷卻,才能從粉末缸中取出。
5)由于使用了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設備成本,還需要很多輔助保護工藝,整體技術難度大,制造和維護成本非常高,普通用戶無法承受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