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Bot發布六大3D打印后處理指南
最近,紐約3D打印機制造商MakerBot發布了六項3D打印后處理指南,展示了如何實現完美的表面光潔度,以及如何3D打印硅膠模具以及如何進行真空成型。具體見下:
打磨3D打印零部件
打磨3D打印模型可以幫助消除外觀上的缺陷,但是仔細進行練習是很重要的。用粗糙的砂紙開始,慢慢地輕柔地進行打磨。重要的是,不要在一個地方打磨太久,因為摩擦產生的熱量可能會熔化PLA材料。MakerBot建議如果您計劃對模型進行下一步粘合,就請注意不要在接縫或粘合表面上移除太多材料。
粘貼3D打印部件
為模型創建連接部分時,應確保連接部件足夠大。這樣才能使3D打印機能夠清晰地創建它們。一般來說,其直徑應大于4-5mm。如果接縫粗糙或有間隙,可以使用粘結劑或填料使其平滑。
繪制3D打印零部件
當3D打印部件完成打磨和粘合之后,就需要進行繪制了。這是后期處理中的一大重要階段,MakerBot建議將準備好的3D打印件懸掛在開放、無塵的空間中,充分保持通風。在繪制過程中,首先應該均勻地涂上底漆,主要不要在底漆沒干的情況下進行下一步。然后再進行另一階段的砂磨,接著開始噴涂涂料。在過了2至3天后,進行拋光。
將螺紋刀片安裝到3D打印零部件中
為了延長3D打印零部件的壽命,安裝螺紋插入件通常是非常有用的。如果要做這一步,模型中的孔應該比要安裝的插入件稍小。此外,增加螺紋刀片的數量要根據實際3D打印件的大小來決定。同時,要注意溫度的控制,以防PLA材料變形。
使用3D打印模具進行硅樹脂成型
通過這一步,用戶可以容易地制作一個產品的多個副本,并且使用3D打印機不支持的材料。用戶需要準備一個3D打印模具箱、主模、硅樹脂、樹脂、量杯等材料。MakerBot表示,有一種計算模具體積的簡單方法是通過用水填充3D打印的模具箱并將水倒入量杯中,再通過計量單位進行轉化就可以得出結果。
使用3D打印模具進行真空成型
MakerBot的后處理指南的最后一部分是教會大家如何使用3D打印模具完成真空成型。真空成型是一種制造過程,將塑料材料加熱并壓在模具上以生產部件。當3D打印真空成型模具時,MakerBot建議增加外殼和填充設置,以創建一個能承受真空成型壓力的堅固模具。同時,需要工業真空成型機來加熱塑料片,然后將其壓在3D打印的模具上。MakerBot還提醒到,為了謹防模具損壞,用戶最好準備多個備用模具。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