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3D打印機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九)
時間:2021-01-21 16:39 來源:創想三維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近期,我們將對3D打印機遇到的高頻問題點進行搜集整理,集中解答。小編建議所有3D打印愛好者收藏。一來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可能幫你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二來可以系統學習3D打印知識,幫你更好的了解、使用3D打印機。

邊沿數量不足。為打印件增加更多輪廓外沿,將明顯增強其承重基礎。因為打印件里面,通常是部分中空的,外沿墻薄厚,將影響很大。在基本設置里面有一個壁厚設置,壁厚設置一般是噴嘴的倍數,例如你的噴嘴是0.4mm的,那么壁厚一般設置在0.8mm-1.6mm之間,如果你一開始設置的是0.8mm,但是打印出來的模型外壁有孔洞,那么你可以適當增加一層或兩層壁厚來改善,合適的壁厚一般是在1.2mm,這樣既不會時間太長,打印出來的模型也不會有孔洞。
頂層實心層數不足。另一個常見的,導致基礎不牢的原因是,你的打印頂層實心填充層數量不足。太薄的上壁,無法充分支撐在它上面打出來的結構。修改這個設置,可以在基本-填充-底層/頂層厚度中設置,如果之前默認的是0.8mm的厚度但是打印出來還是有孔洞,那么你可以把底層/頂層厚度設置在1.0mm-1.2mm,這樣能夠讓頂層和底層更加結實。 填充率太低。最后一個你需要檢查的設置是填充率,它在“切片設置”下方或“填充”標簽頁下,通過一個滑動條控制。頂層實心層是建構在頂層填充之上的,所以需要足夠的填充以支撐這些層。比如,你之前設置的填充率是20%,試試增加到40%,看看打印質量是否有改善。
3D打印的好處是,每個打印件一次建構一個層。這意味著每層是獨立的,噴嘴可以自由移動到平臺的任何位置,而此時打印件仍在下方建構中。你可能看到噴嘴在前一層表面移動時,會留下痕跡,在打印件的上表面最容易看到。這種疤痕產生在噴嘴移動到新位置的過程中。下面我們將探討產生這幾種可能的原因,并提供相應的建議,調整哪些設置,可以避免問題再出現。 擠出塑料過多:首先你需要確定的是,你的擠出機,沒有擠出過多耗材。如果擠出過多耗材,每層將傾向于比預設的要厚。這意味著,當噴嘴從每層上移動通過時,它可能會拖拽之前過度擠出的耗材。在你檢查其它設置前,需要確定你有沒有擠出過多耗材。 垂直抬升(Z抬升):如果你確定擠出機擠出耗材的量是合適的,但仍然遇到噴嘴在上表面拖拽的問題,那么你有必要看一下CURA中的垂直抬升設置。開啟這個選項,將導致噴嘴在之前打印層上面運動前,抬升一段距離。當它到達目標位置,噴嘴將移回到原來高度,以備打印。通過向上移動一定的高度,可以避免噴嘴刮傷打印件的上表面。要開啟這個功能,點擊工具-打開專家設置--在耗材回退里有個“回退時Z軸抬起高度”,一般設置在0.5mm左右即可。例如,你輸入0.5mm,在移動到一個新位置前,噴嘴將抬升0.5mm。請注意,抬升只會在回抽動作時發生。
3D打印時底面邊角上的孔洞和間隙
3D打印時,每層都是在前一層的基礎上構建的。因此,基礎強度與耗材用量之間,需要平衡。如果基礎不夠結實,在層與層之間,將會出現孔洞和間隙。尤其在尺寸有變化的邊角處更容易出現(例如,你在一個40mm的平臺上面打印一個20mm的方塊)。當打印轉換到更小的尺寸,你需要確保有足夠的基礎來支撐20mm方塊的邊墻。導致基礎不牢的原因,通常有這幾個。

3D打印頂層表面疤痕如何解決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