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個人化面膜:首創以數據推動個人化護膚產品
撒羅滿3D打印認識以為美容和科技沾不上邊?其實美容往往涉及醫療保健和生物科技領域,Johnson & Johnson 就在 CES Asia 演講上展示了一系列融合了創新科技的美容產品方案,為用家提供完全針對個人膚質所需的產品,揭示 IT 未來勢將顛覆美容界市場。
過去只在科幻電影出現的智能鏡子,如今已成為現實。Johnson & Johnson 就提出了「Bathroom of the Future」概念,透過讀取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為用家提供最貼心的建議,例如早上醒來,magic mirror 可分析用家的面容,得出昨夜深層睡眠不足的結論,繼而建議合適的面膜或急救護膚品;又或經IoT 讀取氣象訊息,告知用家今日戶外陽光猛烈,須加強防曬,應採用 SPF 50+ 的防曬霜,再結合用家的個人記錄如敏感膚質等,推薦最切合用家需要的防曬產品。
▲ Skin 360 讓用家可透過外掛鏡頭以智能手機分析面部皮膚,從而針對不同部位及問題推薦最合適的護膚產品。
▲ Neutrogena MaskiD 糅合了數據分析、生物化學、物料科學、3D 打印、皮膚生學和人工智能 6 大科技。
▲面膜從此不再劃一大小,可按個人面形度身訂做,更可按不同部位皮膚問題選用不同原料。
一個人的面膜
繼于 2018 CES 上發表 Skin 360,透過外掛鏡頭助用家以智能手機分析面部皮膚,從而針對不同部位及問題推薦最合適的護膚產品后,Johnson & Johnson 收到大量回應,市場聲音除希望透徹了解自己的膚質,更希望能進一步提供真正個人化的產品。
過去,莫說開架品牌,即使專柜品牌亦難以提供個人化面膜,大都是「one size fits all」的劃一面膜,無法滿足不同面型和膚質的需求。
是次展示的 Neutrogena MaskiD 產品方案預計將于年底正式在美國有售,而下一步將于中國推出;至于會否在香港推出,有關方面則表示要視乎實際市場反應再作決定。用家只須以智能手機的 3D 攝影鏡頭自拍,系統即會根據用家的立體面形包括鼻形、雙眼間距、唇形和大小等數據建立一張多維面形圖,準確勾勒完全貼合用家面形的面膜形狀與大小。每張面膜均會分為 6 個部位區域,由 Neutrogena Skin 360 分析不同部位所需,并建議各部位最有效改善皮膚問題的配料,再以透明質酸等生物材料應用于 3D 打印技術,進行個人化水凝膠面膜 3D 打印,面膜形狀的精準度高至 1 mm。
▲ 可跟循指示修正面膜分佈
DNA 預視衰老問題
Neutrogena MaskiD 標志著生物打印技術首次運用于生產商用消費產品,3D 打印技術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令 100%個人化的商品仍可以開架貨品價格提供,意味著消費者層面將可更大規模地走向個性化醫療。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