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Domin 3D打印金屬閥體,尺寸減小75% 成本降低67%
時間:2019-07-15 10:30 來源: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近日,英國流體動力系統制造商Domin與金屬3D打印專家Renishaw合作,重新開發了其部分產品。用于將信號轉換成壓力的高性能直接驅動伺服閥,通過使用3D打印技術重新設計制造變得更小,更便宜和更高效。 Renishaw的金屬粉末床融合打印機RenAM 500Q已被用于生產重新設計的旋轉閥。流體動力系統利用壓力下的液體或氣體來產生和傳遞能量。加壓流體軸承直接在流體馬達中的活塞上工作。然后,流體馬達產生扭矩,使流體旋轉運動。為了調節系統,閥門用作控制部件。與機械或電氣驅動相比,流體動力系統更緊湊,使用壽命更長,并且可以實現更精確的控制。流體動力的主要應用是方程式賽車,航空航天,汽車,移動液壓和工業工廠。
各種行業都在高價值,小批量生產中采用增材制造。例如,3D打印軟件公司Betatype使用RenAM 500Q制作整形外科植入物。 “增材制造是Domin的關鍵技術,”Renishaw的AM首席技術顧問Martin McMahon表示。 “它使公司能夠制造復雜零件,無需工具,并且只需最少的操作和裝配。試圖將這種復雜的功能集成到如此小的設計中是不可能使用傳統的制造技術。“
RenAM 500Q于2017年推出,是雷尼紹的四激光金屬增材制造機,可直接從數字CAD文件構建復雜的金屬部件。其最高150cm3/小時的高沉積速率顯著提高了生產率并降低了每個零件的成本。該機器還具有自動粉末和廢物處理系統,以確保一致的過程質量。
3D打印的設計自由度使Domin能夠設計出直接驅動伺服閥的新穩定設計。重新設計的驅動器比原始驅動器強25%,但尺寸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它的生產成本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循環時間從5.5小時減少到只有一小時。在這種意義上,金屬增材制造也重塑了流體動力機械的成本和重量之間的關系。傳統上,從零件中移除的材料越多,零件的成本就越高。現在采用金屬增材制造,零件越輕,安裝時零件越便宜。
益于增材制造技術,航空航天和國防等重量關鍵型市場的零件重量減輕,汽車和移動液壓等成本關鍵型市場成本降低。

△使用AM制造的高性能伺服閥。圖片來自雷尼紹。
流體動力領域的增材制造各種行業都在高價值,小批量生產中采用增材制造。例如,3D打印軟件公司Betatype使用RenAM 500Q制作整形外科植入物。 “增材制造是Domin的關鍵技術,”Renishaw的AM首席技術顧問Martin McMahon表示。 “它使公司能夠制造復雜零件,無需工具,并且只需最少的操作和裝配。試圖將這種復雜的功能集成到如此小的設計中是不可能使用傳統的制造技術。“

3D打印的設計自由度使Domin能夠設計出直接驅動伺服閥的新穩定設計。重新設計的驅動器比原始驅動器強25%,但尺寸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它的生產成本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循環時間從5.5小時減少到只有一小時。在這種意義上,金屬增材制造也重塑了流體動力機械的成本和重量之間的關系。傳統上,從零件中移除的材料越多,零件的成本就越高。現在采用金屬增材制造,零件越輕,安裝時零件越便宜。
益于增材制造技術,航空航天和國防等重量關鍵型市場的零件重量減輕,汽車和移動液壓等成本關鍵型市場成本降低。

△Domin的超緊湊直驅閥。 圖片來自雷尼紹。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