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期待3D打印部件幫助回收核廢物
時間:2019-10-18 10:58 來源: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利用增材制造技術,更有效地回收乏燃料。工程師通過多種方式回收核反應堆中95%的廢物,只有5%作為長期廢物貯存。現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首次打印出3D部件,為回收更多的核廢物鋪平了道路。
多回收2%的核廢物似乎數量并不多,但這將極大地減少核廢物貯存量和構成危害的時間。以前的處理技術產生5%的核廢物,需貯存幾十萬年;而現在的技術只產生3%的核廢物,貯存時間最長為1000年。研究團隊面臨如何將實驗室技術轉化成工業規模的技術挑戰,這正是增材制造技術的優勢所在,3D打印部件具有防止核擴散和靈活性的優點。
其實早在2016年,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與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發的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成功打印出我國首個小堆(ACP100)壓力容器試件。這標志著3D打印核電壓力容器最艱難的材料基礎研發和工藝研發的突破,也是我國重大型設備制造技術的一次突破。

其實早在2016年,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與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發的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成功打印出我國首個小堆(ACP100)壓力容器試件。這標志著3D打印核電壓力容器最艱難的材料基礎研發和工藝研發的突破,也是我國重大型設備制造技術的一次突破。
在歷經四輪材料試驗,兩輪工藝試驗后,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材料成分控制、工藝參數特性調整及控制對成型性能和結構的影響,順利打印出了ACP100壓力容器增材制造試件。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