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出創新!來看看0.1毫米高的大衛雕像
時間:2020-01-19 09:45 來源:網易智能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從不同角度看3D打印的微型大衛像
蘇黎世的研究人員將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復制成金屬微縮模型,這項成就很好地顯示出蘇黎世理工大學(ETH)開發特殊3D打印方法的潛力。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幾乎每個孩子都能認出這座世界著名雕像。不同的是,這個大衛連同底座只有1毫米高,而且,它是由純銅而非大理石制成的。雕像由來自Exaddon(ETH分離出的公司)的喬治·埃爾科拉諾(Giorgio
Ercolano)和ETH教授托馬斯·贊貝利(Tomaso
Zambeli)領導的團隊(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實驗室)共同使用3D打印創建。贊貝利和他的團隊幾年前開發了3D技術。科學家可以用它來制造納米和微米尺度的金屬結構。該過程的核心部件是耦合到懸臂上的微吸管,這能夠有效控制接觸力。有了這個組件,研究人員可以高精度地一層層地建造微小的金屬結構。Exaddon采用了這種微型金屬打印方法,并特別在速度上對其進行了改進。
1.打印復雜的幾何圖形


不能再小了!這是0.1毫米的大衛雕像
2 .更小的尺寸受解決方案限定埃爾科拉諾給大衛打印了兩種尺寸:一種是1毫米高的雕塑,另一種是小十倍的雕塑。他說:“小版只有大版的底座那么高。”但是,對于如此小的結構,目前的解決方案有一定限定。打印的金屬微型對象通常從1微米(?m)開始,對于更復雜的對象,大小從100?m到1 mm不等。就時間而言,該設備需要30個小時才能創造出大版的大衛,而小版本只需要20分鐘。理論上,該系統可以打印最大尺寸為5毫米的物體,但它也足以打印數百甚至數千個微小物體,原則上可行。
贊貝利對結果非常滿意。“很高興我們實驗室的一項技術進入了實際應用,這項3D打印技術能夠被采用和改進,這表明它真的很管用。”打印過程是電子行業最感興趣的。有了這種打印技術,制造商可以將計算機芯片連接在一起,或者精確地修復微電子系統。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