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家開發3D打印手術指南為癌癥病人保留更多的乳房組織
時間:2020-11-30 08:01 來源:中國3D打印網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中國3D打印網11月30日訊,位于韓國的Asan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使用3D打印的手術指南,可以幫助癌癥患者在手術后保留更多的乳房。科學家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他們不僅能夠為每位患者定制設備,而且還能節省距腫瘤1cm的組織。將來,該小組的目標是進一步發展其技術,以使量身定制的指南在乳腺癌手術中得到更廣泛的采用。
領導該研究的Kim Nam-gook說“醫院必須使用MRI來確定手術范圍,但是,[當前]方法無法直接標記出乳腺癌上的癌癥程度,這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該團隊的3D打印手術指南的準確性已被證明,即使在早期乳腺癌中也是如此。”

科學家的3D打印指南(如圖)被證明比傳統的程序優化方法能夠節省更多的乳房組織。圖片來自《科學報告》雜志。
采用添加劑治療癌癥患者
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是最早的乳腺癌形式,盡管它不被認為直接威脅生命,但通常仍需要進行治療以阻止其擴散。由于主動篩查檢查的增加,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乳腺導管原位癌病例,但是許多婦女仍需要進行保乳手術(BCS)。醫院積極地嘗試通過僅移除受影響的區域來在BCS期間盡可能多地保存乳房組織,但是精確度仍然是優化手術的關鍵。盡管如此,在多達58%的病例中,常規掃描低估了腫瘤的大小,從而阻止了外科醫生獲得最佳的患者治療效果。
導線引導定位(WGL)是提高準確性的最常用方法,但是有割傷受影響的組織甚至丟失導線的風險。另外,南佛羅里達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開發了一種放射性種子定位(RSL)方法,但是其不利的輻射作用阻止了其廣泛采用。
韓國研究人員稱,WGL和RSL技術也存在缺陷,因為它們與更精確的MRI掃描不兼容。因此,該團隊選擇開發一種MRI引導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創建經過優化的設備以適合每個患者的個人情況。

使用MRI成像,研究人員能夠準確地確定測試患者體內腫瘤的位置。圖片來自《科學報告》雜志。
3D打印和測試團隊指南
為了檢驗他們的理論,科學家們獲得了11名乳腺癌患者的同意,他們在手術過程中使用了附加指南。一旦獲得批準,該團隊便對志愿者進行MRI掃描,并使用Materialise的Medical軟件將癌組織與健康組織分離。科學家以0.5厘米的誤差范圍為指南建模,以確保患者的安全。為了優化其設備的性能,該團隊隨后設計了一個孔,用于將其連接到乳頭上,并在胸骨上的槽口,圓柱和凹槽中標記組織及其下層內部。
然后,在將藍色染料通過設備的色譜柱注入之前,先將導向器連接到患者身上,以指示要取出的組織。鑒于所有11名患者在手術后都繼續接受治療,該團隊后來選擇使用產品的準確性來衡量他們的成功。
總體而言,該團隊基于MRI的方法被證明比現有方法更為準確,平均誤差范圍為11mm。此外,在該研究的三例病例中,在超聲檢查中未發現腫瘤,但通過MRI掃描發現了該腫瘤,從而無需進行侵入性活檢。盡管該小組承認樣本量很小,但他們認為3D打印指南很成功。實際上,由于患者狀況的差異,科學家們認為,無論癌癥的發展階段如何,他們的設備已被證明具有提高準確性的能力。
領導該研究的Kim Nam-gook說“醫院必須使用MRI來確定手術范圍,但是,[當前]方法無法直接標記出乳腺癌上的癌癥程度,這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該團隊的3D打印手術指南的準確性已被證明,即使在早期乳腺癌中也是如此。”

科學家的3D打印指南(如圖)被證明比傳統的程序優化方法能夠節省更多的乳房組織。圖片來自《科學報告》雜志。
采用添加劑治療癌癥患者
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是最早的乳腺癌形式,盡管它不被認為直接威脅生命,但通常仍需要進行治療以阻止其擴散。由于主動篩查檢查的增加,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乳腺導管原位癌病例,但是許多婦女仍需要進行保乳手術(BCS)。醫院積極地嘗試通過僅移除受影響的區域來在BCS期間盡可能多地保存乳房組織,但是精確度仍然是優化手術的關鍵。盡管如此,在多達58%的病例中,常規掃描低估了腫瘤的大小,從而阻止了外科醫生獲得最佳的患者治療效果。
導線引導定位(WGL)是提高準確性的最常用方法,但是有割傷受影響的組織甚至丟失導線的風險。另外,南佛羅里達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開發了一種放射性種子定位(RSL)方法,但是其不利的輻射作用阻止了其廣泛采用。
韓國研究人員稱,WGL和RSL技術也存在缺陷,因為它們與更精確的MRI掃描不兼容。因此,該團隊選擇開發一種MRI引導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創建經過優化的設備以適合每個患者的個人情況。

使用MRI成像,研究人員能夠準確地確定測試患者體內腫瘤的位置。圖片來自《科學報告》雜志。
3D打印和測試團隊指南
為了檢驗他們的理論,科學家們獲得了11名乳腺癌患者的同意,他們在手術過程中使用了附加指南。一旦獲得批準,該團隊便對志愿者進行MRI掃描,并使用Materialise的Medical軟件將癌組織與健康組織分離。科學家以0.5厘米的誤差范圍為指南建模,以確保患者的安全。為了優化其設備的性能,該團隊隨后設計了一個孔,用于將其連接到乳頭上,并在胸骨上的槽口,圓柱和凹槽中標記組織及其下層內部。
然后,在將藍色染料通過設備的色譜柱注入之前,先將導向器連接到患者身上,以指示要取出的組織。鑒于所有11名患者在手術后都繼續接受治療,該團隊后來選擇使用產品的準確性來衡量他們的成功。
總體而言,該團隊基于MRI的方法被證明比現有方法更為準確,平均誤差范圍為11mm。此外,在該研究的三例病例中,在超聲檢查中未發現腫瘤,但通過MRI掃描發現了該腫瘤,從而無需進行侵入性活檢。盡管該小組承認樣本量很小,但他們認為3D打印指南很成功。實際上,由于患者狀況的差異,科學家們認為,無論癌癥的發展階段如何,他們的設備已被證明具有提高準確性的能力。
3D打印的抗癌療法
近年來,研究人員已以多種方式利用3D打印技術,以更好地對抗各種形式的癌癥。華盛頓州立大學(WSU)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注入大豆的3D打印支架,該支架能夠抵抗癌細胞。該研究小組相信,一旦混合到生物打印的組織中,它們的骨樣化合物可以積極改善年輕癌癥患者的術后護理。
同樣,西班牙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能夠模仿人類淋巴結行為的水凝膠。通過將PEG與肝素結合,研究人員能夠3D打印一種結構,該結構可使T細胞更有效地增殖并對抗癌細胞。
在其他地方,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用3D打印了腫瘤細胞的實時模型,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進展。 AM使團隊能夠更有效地模仿癌癥傳播的關鍵步驟,該模型最終可以使他們測試抗癌藥物。
中國3D打印網原創文章!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