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人員開發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的3D打印新型汗蒸膜
汗主要由水組成。當水從皮膚表面蒸發時,它會降低皮膚溫度,使我們感到涼爽!眹蟛牧峡茖W與工程系的研究小組負責人譚瑞正解釋說。 “在我們的新發明中,我們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薄膜,該薄膜對從皮膚中蒸發出汗水然后吸收汗水中的水分非常有效。我們還邁出了第一步–通過將水分從汗水轉化為能量,將其用于為小型可穿戴設備供電!
3D打印膠片
研究人員用兩種吸濕性化學物質(氯化鈷和乙醇胺)制成了這種薄膜,它們可以吸引并保持從周圍環境吸收的水分子。根據該團隊的說法,吸濕性3D打印膜可以吸收的水分多于15倍,而速度卻是同類傳統材料的六倍。隨著水分的吸收,薄膜會從藍色變為紫色,然后變為粉紅色,以指示已經發生的吸水量。當暴露在陽光下時,薄膜可以迅速釋放吸收的水并自我再生,能夠重復使用一百次以上。
為了演示該膜的應用,研究人員將其整合到了服裝中常用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中,并制成了腋下墊,鞋襯和鞋墊。“鞋內底的原型是使用3D打印創建的,”國立大學國立大學研究團隊的共同負責人丁俊教授說。 “使用的材料是軟聚合物和硬聚合物的混合物,因此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力和減震能力。”丁俊補充說:“使用嵌入了吸濕膜的腋下墊,鞋襯和鞋墊,汗水蒸發產生的水分會被迅速吸收,防止汗水積聚,并為個人舒適提供干燥涼爽的微氣候!

涂有新型薄膜的鞋墊原型由于吸收水分而從藍色變為粉紅色。圖片來自國大。
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研究人員將開發進一步向前邁進,尋找一種充分利用影片所利用汗水的方法。為此,他們設計并創建了由八個電化學電池(EC)組成的可穿戴式能量采集設備,在其中,他們將3D打印膜用作電解質。吸收水分后,每個EC可以產生約0.57伏的電,并且該設備總共產生了足夠的能量來為發光二極管供電。該團隊認為,這種概念驗證的展示可以為功能性服裝,鞋類和可穿戴電子產品領域的“巨大的經濟潛力”鋪平道路。
這項研究的更多細節可以在《納米能源》雜志的標題為“具有加速汗液蒸發和能量收集雙重功能的可穿戴設備的超吸濕薄膜”中找到。該論文由X.Zhang,J.Yang,R.Borayek,H.Qu,D.Nandakumar,Q.Zhang,J.Ding和S.Tan合著。

由國立大學助理教授譚瑞正(左)和丁軍教授(右)領導的國大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穎的薄膜,該薄膜非常有效地蒸發皮膚上的汗水。圖片來自國大。
3D打印可穿戴技術
3D打印已經參與可穿戴技術設備和服裝的設計和創建已有一段時間了,并且在過去幾年中,該領域已經取得了許多創新發展,尤其是在能夠響應其環境的服裝方面。
早在2015年,3D打印技術就被用于創建可根據佩戴者的腦電波而改變形狀的頭盔,其目的是探索多種材料打印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的結合,以響應大腦的神經命令。幾個月后,一些麻省理工學院的設計師使用FDM制作了3D打印的鞋子,該鞋子可根據穿著者的刺激而改變形狀。
最近,人們已探索3D打印作為生產電子可穿戴設備(例如手表和健身追蹤器)的潛在方法。2017年,美國國家跨學科科學技術研究所(NIIST)的一個研究小組對3D打印柔性電子設備進行了研究,以用于偏遠地區,其目標是制造一種可穿戴天線,該天線可嵌入士兵的外套中以傳達健康數據。同時,倫敦布魯內爾大學3D清潔電子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打印了一種低成本的柔性電池,該電池可以加工成可穿戴的硅膠帶,這被認為是3D打印首次完全生產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其他地方,成均館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3D打印的可穿戴醫療生物傳感器進行個性化的健康監測,而諾丁漢大學的增材制造中心最近在利用石墨烯進行3D打印電子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倫敦布魯內爾大學開發了可充電腕帶。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照片
中國3D打印網原創文章!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