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TTSH醫院使用3D打印假肢幫助患者重獲新生,包括手指和顱骨保護帽
時間:2023-04-20 11:40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在2022年年 10 月,來自新加坡兀蘭共和理工學院的工程專業學生 Russel Ko
在被摩托車撞到后受了重傷,他左手上的小指和無名指都被切斷了。Ko 先生在事故發生后來到Tan Tock Seng
醫院(TTSH)接受治療,這里的醫生試圖重新為他接上手指,但只能保住一根無名指。值得慶幸的是,Ko 先生有資格參加醫院提供的一項關于使用 3D
打印制作的功能性手指假肢的試點研究。該項目是醫院醫療 3D 打印中心能力的對媒體展示的一部分。

僅在美國,每年就有大約 45,000 例因交通和工業相關事故而被截肢的案例。在 TTSH 的手部和重建顯微外科部門工作的 Bernice Heng 醫生說,僅他們醫院每年就至少接收 20-30 名手指截肢患者。在傳統的治療方法中,患者通常可以選擇美容手指假肢,它模仿真實的手指但沒有功能。然而,醫療 3D 打印中心的 3D 打印版本具有可移動的關節,使患者能夠以接近正常的功能進行操作。除了定制化和靈活性之外,3D 打印假肢還是一種經濟高效的選擇。

△更便宜的 3D 打印手指假體替代品(圖片來源:Kevin Lim)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手指的美容假體比它的 3D 打印假體貴幾千美元,而 3D
打印假體的制作成本僅為幾百美元。Heng 博士將 3D
打印手指假肢描述為“輕巧且功能齊全”,與較大的肌電假肢相比,患者更喜歡它們,后者利用肌肉活動為運動提供動力,通常不受患者歡迎。Ko
先生期待著他的定制假肢,該中心目前正在開發該假肢。他說:“我非常期待收到我的小指。日;顒佑幸恍├щy,例如打開瓶子,或者搬運重物。作為一名工科學生,我也必須使用一些工具來完成工作。沒有小指,我的手就不那么穩定了!
3D打印顱骨帽
當涉及使用增材制造的假肢項目時,醫院并沒有止步于此。接受過顱骨切除術的患者是另一項3D 打印計劃的受益者,顱骨切除術是一項在嚴重中風或腦損傷后移除部分顱骨以減輕大腦壓力的挽救生命手術。當患者在進行第二次頭骨修復手術之前等待(長達一年)時,他們通常會戴上頭盔來保護他們的頭部。這些頭盔通常悶熱、沉重且不舒服,尤其是在新加坡等較溫暖的氣候下。

△Bernice Heng 醫生帶著 3D 打印的手指假肢,Michael Yam 醫生拿著顱骨帽。(圖片來源:凱文·林)
這就是 3D 打印顱骨帽可以用作頭盔替代品的地方。一組由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正在使用 CT
掃描和成像設計定制的顱骨帽以匹配患者的頭部。該團隊目前正在與醫療 3D
打印中心合作以擴展該計劃。顱骨帽的設計得到了改進,因此經常感到身體一側無力的中風患者只需一只手就可以戴上它。這些改進似乎正在發揮作用,因為這個新解決方案已收到大多數受試患者的積極反饋。該醫院為這一技術方案提交了知識產權申請,最終將其范圍擴大到其他機構。也許,3D打印的顱骨結構取代傳統的笨重頭盔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早。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