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基輔國立建筑大學啟動廢墟再生計劃:3D打印廢料混凝土助力戰后重建
基輔國立建筑大學(KNUBA)近日啟動一項為期兩年的國際合作項目,旨在利用建筑廢墟和其他廢棄物開發新型混凝土材料,通過傳統施工與3D打印技術加速烏克蘭受損基礎設施重建。這項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和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共同資助的計劃,是"烏克蘭韌性教育與科學系統國際多方伙伴關系"(IMPRESS-U)的重要組成部分。
技術突破與戰略價值
-
材料創新:將建筑廢墟(占比達60%)、工業及農業廢料轉化為再生骨料
-
雙軌應用:同步優化傳統澆筑與3D打印工藝參數,流動度控制在180-220mm
-
快速部署:3D打印技術使建筑工期縮短70%,人力需求降低50%
-
跨國協作:美國石溪大學、波蘭雅蓋隆科技大學提供材料科學支持
項目核心目標
-
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環保混凝土配方
-
建立適用于危機環境的快速建造技術體系
-
為烏克蘭、波蘭和美國軍民基礎設施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全球實踐案例
-
美國俄亥俄州:Sustainable Concrete Innovations公司采用荷蘭CyBe建筑3D打印機,成功將墻體建造成本降低40%
-
哥倫比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意大利WASP合作,使用當地土壤和農業廢料進行偏遠地區建造
-
技術指標:最新3D打印混凝土抗壓強度達40-60MPa,完全滿足建筑規范要求
-
(本文配圖展示KNUBA研發的廢料混凝土樣本及實驗場景)
當戰爭廢墟遇見數字建造:這項創新不僅關乎烏克蘭重建,更開創了"危機響應型建筑"的新范式。通過將災難現場的殘骸轉化為重建資源,3D打印技術正在改寫"從毀滅到重生"的敘事方式。
(責任編輯:admin)